曾国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时明确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写出关键词语的含义即可。“大笔横挥,颠张醉素”,意思是:豪放大笔一挥而就,如醉如痴地书写着。“名山高卧,鹤骨松心”,意思是:隐居在高山之中,像鹤一样自由自在。这两句诗通过写书法和隐居生活来表达对萧心庄的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豪放大笔一挥而就,如醉如痴地书写着。隐居在高山之中,像鹤一样自得其乐。注释:大笔:用大
【注释】 挽柯:攀折树枝。华辅联:指华岩。柯,树皮;辅,树根。 【赏析】 此诗为悼念华岩而作。首句“诗卷我曾看”,即表示诗人曾在《诗卷》中看到过关于华岩的记载和诗文。第二句“劫后文章多苦语”,是说在战乱之后,华岩的诗篇多有忧国忧民的苦语。第三句“老儒天不负”,意思是说华岩虽已年迈,但天意却不会辜负这位老儒。第四句“阶前兰桂有奇芬”,则是说华岩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生前所种之兰、桂,却仍然芬芳满堂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断杼教佳儿,入侍金銮,出纾银印。 - “断杼”指代的是母亲因年老体弱而折断了织布的杼机,象征着家庭的困难和母亲的辛劳。 - “佳儿”指的是好儿子,这里用来形容史致谔(史可法)这个儿子的优秀品质。 - “入侍金銮”,意味着儿子被选为皇帝身边的侍卫或官员
以下是关于《挽陈源兖联》的逐句释义: 1. 众口铄坚金: - “众口铄坚金”意味着众人的议论如同锐利的金石,可以穿透坚硬的金属。这里比喻众人的议论或指责能够轻易地击破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或信念。 2. 谁知烈士丹心苦: - “谁知烈士丹心苦”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牺牲的烈士的深深同情与理解。这里的“丹心”指的是赤诚的忠诚之心,表达了烈士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3. 大江养明月: -
【注释】江天:指天空;德星:北斗七星中的紫微垣,又称天极星。戴安道:指东汉时隐士戴良。苏老泉:指北宋文学家苏洵。 【赏析】诗中“有人知是戴安道”和“看我敬铭苏老泉”,是说有人知道这两颗星的来历,因为那两位都是著名的隐者。这两句用典,表明诗人对这两位隐者的仰慕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型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加强训练。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的含义,同时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的意思是:舍弃自己的私利去听从他人的建议,这是有大度量的人的行为;推心置腹地与人们交游,这是有才能的人的做法。据此分析
【诗句释义】 挽联一: 十载不还朝——形容时间长久。 日短日长,差同令伯陈情表——形容时间的长久让人感觉像在一天和另一天之间徘徊,如同对亲人表达哀思的《陈情表》。 挽联二: 重阳方介寿,旋贺旋吊,遽读泷冈树德碑——意思是在九月初九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会聚在一起庆祝长寿,而在这个时候,有人却突然去世,就像在读一本关于树德的碑文一样。 【译文】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没有返回朝廷
金陵湖南会馆联 注释: 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指南京的地理环境依然险要如虎蹲龙蟠。洗去战乱后的尘埃,重现繁华。重开宾馆,恢复昔日繁华的场所。 人似澧兰沅芷,招邀贤俊,同话乡关:像沅水、澧水边的香草一样,吸引着众多贤才,一起谈论家乡的话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经沧桑,但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诗中通过对南京地理环境的生动描绘
【注释】 挽:悼念。黎福畴:作者的朋友。联:对偶的诗篇。四十年:指作者在政治生活中度过的漫长的岁月。忧患:忧虑,困苦。饱经:经历过。襟韵:风度、气质。古井水:喻指清静恬淡。丹心:忠贞的心志。精魂:精神。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西南,为黄山支脉,以山势险峻著称,为游览胜地。 【赏析】 此诗首句用典,暗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四十年”是时间上的概括
释义: 你的家学渊源深厚,世代相传,在社会上很有名望。 你的道德修养和学问都很高,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真是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