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注释】 湖海:泛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黄仲则,即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契甫,号次崖,浙江慈溪人。一生坎坷,曾因诗得罪权贵,被革职。死后贫无葬地,家人将他与母亲合葬于破船中。沅湘:沅水、湘水。二水在今湖南境内,是屈原的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黄景仁的挽联。 上联“湖海诗名二十年”,说黄景仁的诗歌名满湖海,二十年来传诵不绝;“身世略同黄仲则”,说他和黄景仁的身世大致相同
【注释】 挽:送别;凌紫巘:地名,在今浙江长兴县北;联:指《赠汪伦》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和“有”是关键词。 【赏析】 此诗为汪元量七律五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本来想归去归去指故乡,哪知一去便是风餐露宿,便被异域招魂客了;我有弟弟弟弟今成诗伯,从此孤儿寡妇,都交付给天涯急难人了。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情色彩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每句诗意。 第一句:“杀贼出奇兵,竟作国殇哀翟义。” - 杀敌: 指在战场上击败敌人。 - 出奇兵: 使用非常规战术或策略。 - 国殇: 古代对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的一种称呼,尤指为国捐躯的英雄。 - 翟义: 东汉末年的名将,以勇猛和忠烈著称,后因谋反被杀。 第二句:“捐生完大节,居然家法绍睢阳。” - 捐生: 指为了国家或信仰而牺牲生命。 - 完大节:
【注释】 挽罗遵殿联:为南宋抗元将领罗文传所撰的《祭忠烈庙文》中,有“孤军断外援,差同许远城中守;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句。罗文传字遵道,号雪坡,绍兴人。公元1139年,宋金战争爆发后,他率部驻守襄阳,与义军相持达七年之久。公元1141年,因粮尽援绝,被迫出降金军,但不久又逃归南宋。此诗即作于其降金之后。 【赏析】 每句七个字,读起来节奏鲜明,铿锵有力。首句点出南宋军队孤立无援
【注释】 挽邹叔绩联:为悼念邹叔绩写的挽联。叔绩,名士;岷樵,指作者的朋友。 风云变色:形容哀悼之情极为沉痛,使天地也为之变色。 日月增光:形容朋友的死使作者感到无比惋惜,使他的悲痛更甚。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友人之死而作的诗。开头两句是说:听说你死了,连天上的风云都为之变色。这是说死者的声名很高,他逝世的消息传出以后,人们都很悲哀,就连天空上那风云的变化也仿佛因此而改变
【注释】 挽郭世称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是说曾巩文章不如欧阳修(醉翁),下联是说王阳家学不如司马光。曾巩、欧阳修同为北宋著名文豪,曾巩与欧阳修有师生之谊,所以曾巩称欧阳修为“醉翁”。王阳、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学者,王阳家学渊源流长,而司马光则以“疑义相与析”著称于世,所以说王阳家学不及司马光。 【赏析】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曾巩的文学造诣不如欧阳修高深,他的门徒地位也不及欧阳修。王阳的学问渊博
诗解: - "挽刘隐霞司马":这是对刘隐霞司马的挽词。 - "五载共兵戈":指与你共同经历了五年的战乱。 - "地下知心王壮武":在阴间,我们仍然是知己好友。 - "万年歆俎豆":愿来世能够享受祭祀的美食。 - "沙场归骨马文渊":希望死后能在战场上找到归宿,马文渊是马援的儿子。 译文: 在与你并肩作战的五年里,我们深知彼此的心意与情谊。虽然我们已不在人世,但相信我们的灵魂依然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注释】 ①绛阙:皇宫。词臣:指唐玄宗时期,李白曾供奉翰林,故称。洪都:江西南昌市。②扁舟:小船。鄱阳:今属江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势低洼,经常受洪水威胁,有“浪恶”之称。衡山:在湖南省。③愁:忧。 【赏析】 此诗首联写陈源兖的母亲,颔联写自己,颈联写母亲,尾联写对母亲的哀思。全诗情感真挚,意境凄美。 首联“断杼教儿三十年,是绛阙词臣,洪都太守”,说的是陈源兖的祖母教子三十载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誓清大地山河,一捷湘,再捷鄂,三捷吴 - 誓清大地山河:发誓要平定整个大地和江山。 - 一捷湘:指在湖南取得胜利。 - 再捷鄂:指在湖北取得胜利。 - 三捷吴:指在江苏取得胜利。 2. 怎奈浔阳告捷,遽陨台星 - 怎奈:无奈,无可奈何。 - 浔阳告捷:在九江地区取得胜利。 - 遽陨台星:突然陨落。这里指的是林翼将军的去世,陨落如同陨落在星星之上。 3.
【注释】 于汉宋间:指宋代。折衷一是:折衷,取折中的意思;一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或程朱理学的“理”。 以江海量:江海广大无边际,比喻包容广博,能容纳许多东西。 翕受群言:翕,集、收的意思。群言,指众人的言论。 【译文】 在汉代与宋代之间,取儒家的“中庸之道”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为折中的标准; 以江海那样广大无边的精神境界,广泛接纳众多人的意见。 【赏析】 这首诗是袁芳瑛给张元干写的一首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