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译文】 龙门多么壮观,这里表露着神奇的景观。 山分两崖青翠,天豁一隙白茫茫。 这肯定是非人力所能凿出的,想必也是鬼斧神工所劈开。 长久作为风雨的关口,开关自始至终朝夕不停歇。 深合未吐云,对峙不崩石。 日光寒易倾,苔色阴更积。 只宜过此内,便与人间隔绝。 开始窥视已是幽深,渐渐入内尤其狭窄。 暗中把危藤,蜿蜒欲惊魄。 僧留看古刻,敲火照绝壁。 晚闻松竹号,汹若波浪激。 不知神鱼飞,到此谁点额。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的湖边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解读: 1. 早过南湖 - 诗人在早上经过南湖,可能是在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或思考。 2. 湖黑月未出,蒹葭露凄凄 - 湖面因为夜色而显得黑暗,月亮还未升起,而芦苇上的露水已经滴落下来。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3. 榜人识浦溆,不畏荒烟迷 - 船上的人知道这个渡口,他们并不害怕荒烟迷失方向。这一句表达了对渡口的熟悉和安全。 4.
注释: 离离平阜禾,纂纂横林枣。 客行爱乐土,秋晚华亭道。 停烛春纺迟,鸣榜潭鱼早。 借问何能然,年来县官好。 译文: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禾黍,树林里挂满了累累的红枣。 喜欢在乐土上行走,秋天傍晚走过华亭小道。 点燃蜡烛纺织春衣,听到榜名才早起赶路。 请问你怎么能这样,年年县官都好。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是作者对友人张主簿的劝勉之辞。全篇以乐府古题“杂曲歌辞·拟行路难”为题
方隐君山园 吴兴城南山水胜,竹树参差万家映。 幽深谁似隐君园,车马不来鸡犬静。 两溪回通柳港曲,一峰立对柴门正。 东西别墅怜更好,孤棹往来随晚兴。 总令种菜不种桃,新制长镵木为柄。 家童颇解候天时,邻叟还能论地性。 交交林路翳复开,活活野泉流不定。 清晨闻鸟欣独往,浓绿泼晴畦色净。 老叶垂根孤蚓号,残英缀梗群蜂竞。 乍萦新蔓喜篱长,欲迸晚芽嫌土硬。 此时采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词的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中的形象,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风亭袅离管,草绿江水暮。”首句写送别的地点,是送别程校理游江上,“风亭”点出送别之地的景物,“袅”是飘荡的样子,“管”应是笛子一类吹奏乐器,“离”是离别的意思,“草绿江水暮”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景色。
【诗句解读】 赠李外史: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一位名叫李外史的仙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超凡脱俗、不拘小节的生活和追求。 1. 仙人飘飘若云风,来去倏忽谁能穷。 注释:仙人如云风般飘逸自由,来去匆匆,难以捉摸。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仙人超然物外的风采,以及他们行动迅速、难以捕捉的特点。 2. 岂惟上界足官府,往往亦在尘埃中。 注释:不仅天上有官府,地上也有。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情感。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煮石山房为金华山人赋”“山人”指的是山中隐士,“为金华山人赋”是说自己替山中之隐士作诗,因此第一句的意思是:山中隐士不吃粳米稻谷,只是笑指白石作为食物。“煮石山房”指作者居住的小屋,“金华山人”是指作者所结识的隐士,第二句的意思是:金华的石头还可以食用
【注释】 靡靡:草木茂盛貌。喈喈:鸟鸣声。天道、薄愿、中怀:均指内心感受。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春日景色,芳树茂密,鸣禽欢唱。这两句写景很美,是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之情。然而后两句就由美景转入人事,表达了诗人因人事不顺而产生的忧伤之情。“时物岂不好”,意思是说时事物象并不不好;可是“人事诚多乖”,意思是说人事却实在不妙。“忧来卧闲房”,意思是忧虑来到,便卧在闲房里
【注释】 ①云岩寺:在江西南昌市西。 ②兹山:指此山,即云岩寺。 ③钟鼓:寺庙的报时之器。 ④曳杖:拖着拐杖。杜甫《草堂诗笺》卷二有《晚晴》,“拖杖看花忆退之”。 ⑤头陀碑:指佛教中出家为僧者所刻的碑文,因出家者皆以头陀为号,故称。 ⑥两崖:指寺两侧的山崖。 ⑦枇杷树:指寺前的枇杷树。 ⑧殿灯欲昏:意为寺院里的灯火快要熄灭了。 ⑨群鼠:多只老鼠。 ⑩塔铃:指寺院中的钟和风铎。 ⑪孤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严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舞剑联句 - 目花匪酒湎(眼睛像被花朵迷惑,无法自拔) - "目花":形容眼花缭乱的样子。 - "匪":通假字,通"非"。 - "酒湎":指沉醉于酒精之中。 2. 肤粟似裘薄(肌肤像穿在身上的皮衣那样薄) - 忠义气尽张(忠诚和正义的精神已经耗尽) - "忠义":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