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诸山非不奇,我游独与兹山宜。
红樱春开山后寺,白水夏满山前陂。
幽居况与山不远,钟鼓每到空斋帷。
雨馀烟中落日下,曳杖往读头陀碑。
两崖苍苍日色古,枇杷树高阴满池。
殿灯欲昏上群鼠,塔铃已静蹲孤鸱。
兴来即游兴尽返,迎送岂要山僧知。
困穷丧乱岂无感,正赖此境忘吾悲。
嗟君何为乃自苦,破鞋短策尘中驰。
挂帆能来亦未晚,浦口三日南风吹。
【注释】
①云岩寺:在江西南昌市西。
②兹山:指此山,即云岩寺。
③钟鼓:寺庙的报时之器。
④曳杖:拖着拐杖。杜甫《草堂诗笺》卷二有《晚晴》,“拖杖看花忆退之”。
⑤头陀碑:指佛教中出家为僧者所刻的碑文,因出家者皆以头陀为号,故称。
⑥两崖:指寺两侧的山崖。
⑦枇杷树:指寺前的枇杷树。
⑧殿灯欲昏:意为寺院里的灯火快要熄灭了。
⑨群鼠:多只老鼠。
⑩塔铃:指寺院中的钟和风铎。
⑪孤鸱:指孤独的喜鹊。
⑫兴来:兴致正浓,想出门游览。
⑬迎送:这里指僧人招待游客。
⑭山僧知:知道游客要离开。
⑮破鞋短策:破旧的鞋子,短小的马鞭。
⑯挂帆:指船夫解开船帆准备出发。
⑰浦口:渡口或港口的边岸。
⑱南风:指南方吹来的暖风。
⑲自苦:自己使自己受苦。
⑳尘中驰:尘土中奔驰。
【赏析】
《独游云岩寺寄周砥》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字,前四句写诗人游历云岩寺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对云岩寺的喜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云岩寺的位置和特点。城西诸山不奇,而游此山最宜人,说明作者对云岩寺的偏爱。
颔联两句写云岩寺春、夏之景。红樱开在山后寺里,白水满在山前陂中,景色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颈联两句写云岩寺的幽静之美。钟鼓声到空斋帷,雨过后夕阳下的云岩寺更是美不胜收。
尾联两句写云岩寺的环境之美。雨过天清,烟中落日下,诗人悠然自得,拄着拐杖去读佛经,欣赏佛经之美。
这首诗描写了云岩寺的美丽景色,赞美了云岩寺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