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注释】: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 蕃客:指唐朝时到长安的少数民族客人。曾识:曾经认识。衣冠:古代贵族的服装。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 承恩:接受皇帝的恩宠。趋北阙:急匆匆地赶到宫殿北面的门,即宫门,表示进见皇帝。罢直:退朝,指退朝之后,不再值宿。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 导驾:引导车驾。炉烟:指皇宫中的香烟。催班:催促值班人员。漏点:古代计时器上的刻度。 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时清
【赏析】 鲍溶(825—873)字鲁人,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大中六年(852年),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侍御史等职。后因事得罪,贬峡州(今湖北宜昌市)。大中十二年,迁秘书省校书郎;十五年,复为荆南节度使李琢幕宾。咸通三年(862年),召拜礼部郎中,知制诰。五年十二月,任翰林学士。次年,出为抚州刺史、检校尚书右散骑常侍,又贬为衡州司马。乾符元年,起为刑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二年,拜中书侍郎
【注释】 ①送前进士:赠给即将离乡赴任的夏尚之。 ②归宜春:即指回到家乡宜春(今江西宜春)。 ③庾开府:晋代庾亮,字南箕,为建兴相(今江西吉安市)。 ④老去复如何:年纪大了,又怎样呢? ⑤故国归鸿少:故土上的鸟很少。这里比喻故乡的人也少。故国:故乡。 ⑥新朝振鹭多:新朝代,朝廷上飞来许多白鹭。振鹭:鸣声清越的鹭鸶。多:众多。这里指朝廷上人才众多。 ⑦菊荒应自叹:菊花荒芜,应当感叹自己年华已逝。菊
【注释】 顾野王墓:指南朝诗人顾野王的坟墓。南朝,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之一。公元420-589年,东晋灭亡,南北分治,史称南朝。南朝共历宋、齐、梁、陈四朝,共传四帝,历时一百七十三年(420-589)。 南朝旧碑倒:南朝时期所立的古碑倒伏在地。南朝,指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之一。公元3世纪中叶至589年,东晋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共经历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共历五帝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夜逢故郡贺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这是全诗的开头,写自己与友人在夜晚相聚,共度冬至。“会宿本无期”,会宿,即相会住宿,会宿本无期,指朋友聚会的时间没有约定,是偶然相聚。“欣逢两旧知”,欣喜相逢,老朋友。“问年惊别久”,询问对方年龄,因时间已过很久而感到惊讶和遗憾。“候晓畏朝迟”,早晨起来担心来不及出发。“寒涩高城漏”,寒冷的冬夜里,高高的城墙上漏下稀疏的月光
注释: 1. 乍出司勋幕,还乘别驾车:刚从司勋幕府中出来,又乘坐另外的车子回家。 2. 按图犹汉地,输布尽蛮家:按照地图来看,就像中原一样,但是输布却是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 3. 山热蛇悬树,江晴鹤浴沙:山上热气蒸腾,蛇挂在树上;江上阳光明媚,白鹤在沙滩上洗浴。 4. 郡楼回首处,北斗近京华:站在郡城的楼上回望,北斗星已经接近京城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要先翻译全诗,然后分析其内容、手法、情感等;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 “桓简公庙”是第一句,“荒林惨淡中”交代了地点和环境氛围,荒林,凄惨的树林,惨淡,暗淡凄凉。点明这是一座荒废无人的寺庙。 第二句“石马欲嘶风”描绘了石马的形象。石马,指的是石制的马像。在荒凉的树林里
【注释】 翰林院:唐代官署名,掌起草诏令。唐时翰林学士分修撰、编修、待诏三等职,为皇帝草拟文书、顾问应对,兼掌文史之职。 危宋二院长:名不详。北宋文学家。 王摩诘:即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寒宵宿禁林:寒天之夜,在宫廷禁苑中住下来。 院铃风外静:院门的铜环在风中轻轻摇响。 宫漏雪中沉:宫里的漏壶在雪中滴水,声音很轻。 绛蜡销吟烛:红色的蜡烛已经燃到尽头,只剩下微弱的火苗。 青绫拥赐衾
【注释】 早出:早晨出去。钟山门:即钟山城门。未开立候久之:站在城门之外等待了很久。关吏:守门的官吏。鱼钥:古时铜制的门钥,形状像鱼,故称。趋朝:急走朝宫。阻向晨:阻碍了清晨。鸣鸡:报晓的鸡鸣声。睡熟:酣睡得熟。马嘶频:形容马叫声连绵不断。柝(tuò)静:敲梆子的声音安静。霜飞堞(dié):霜花飞落在城墙上。钟来:钟声响起,指日出。月堕津:月亮落山。津:渡口。可怜同候者:可惜那些和我一样等候的人
【注释】: 1. 寓天界寺:在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天坛路东侧,是明代著名的古刹。 2. 雨过帝城头:指京城的雨水刚刚停歇。 3. 香凝佛界幽:香气浓郁,弥漫在佛界的深处。 4. 果园春乳雀:果园里的小麻雀,春天刚孵化出的小生命。 5. 花殿午鸣鸠:寺庙中的钟声与鸠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 6. 万履随钟集:成千上万的鞋子都随着钟声聚集。 7. 千灯入镜流:无数灯光像流水一样流入镜子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