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惨淡中,石马欲嘶风。
功在山留碣,威存庙挂弓。
饥鸦迎祭客,走鼠骇巫童。
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要先翻译全诗,然后分析其内容、手法、情感等;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
“桓简公庙”是第一句,“荒林惨淡中”交代了地点和环境氛围,荒林,凄惨的树林,惨淡,暗淡凄凉。点明这是一座荒废无人的寺庙。
第二句“石马欲嘶风”描绘了石马的形象。石马,指的是石制的马像。在荒凉的树林里,石马好像要发出嘶鸣,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
第三四句“功在山留碣,威存庙挂弓”是说桓简公的功绩,被刻在山上,他的权力也被保留在庙中,悬挂着弓箭。
第五六句“饥鸦迎祭客,走鼠骇巫童”是说,饥饿的乌鸦迎接祭祀的客人,惊慌的老鼠害怕巫师。
第七八句“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是说,这千载的宣城路,人们怜悯的是内史的忠诚。
【答案】
译文:
荒疏的树林显得十分凄惨,荒废的庙堂中石马仿佛要发出嘶鸣,表达自己的不满(桓简公)。
他的功绩刻在山中石碣上流芳千古,他的权力挂在庙宇中永远不朽,悬挂弓箭。
饥饿的乌鸦迎接祭祀的客人,惊恐的老鼠害怕巫师(桓简公)
千年后走过宣城大道,人们怀念的是内史的忠诚(桓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景,荒林萧条,石马呜咽;颔联写事,桓氏功业与威名流传千秋;颈联写人,桓温死后,哀鸟惊鼠,百姓怀念;尾联抒情,桓温一生,令人怀念的只有他的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