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
金鸡叫 金鸡一声叫醒,唤醒了侗家闲人。 三髻山中侗族生活悠闲自得,笑谈间忘记了烦恼。 离开故乡井台,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扰。 忧心他的性命无心顾及,整天哀叹人间,忘记了自己的道义。 堪可垂钓须索钓,但不免要忍受煎炒煎熬。 忍受羞侮和耻辱频频告饶,谨劝贤人,早些领悟我金鸡叫
满庭芳 · 赠姚玄玉 道家活计,坦荡蓑衣。住行坐卧相宜。悟彻清贫快乐,绝尽狐疑。生涯逍遥自在,水云游、海角天涯。无系绊,纵闲闲来往,有甚归依。 注释: - 道家活计:指从事道家的生活方式或职业。 - 坦荡蓑衣:穿着宽松的蓑衣,象征着道家的生活态度——简朴自然。 - 住行坐卧相宜: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时,都能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 悟彻清贫快乐:深刻理解到贫穷的快乐之处。 - 绝尽狐疑
【注释】 谑号不勤勤:戏称自己懒惰。 养拙人:指有修养的人。 穿衣慵举臂:穿衣服时手臂懒得抬起来。 吃饭懒抬唇:吃东西时懒得张嘴。 面垢但寻水:脸上脏了,只是用水冲洗一下。 头蓬倦裹巾:头发蓬松,懒得用头巾包裹。 尘劳不复梦:尘世的纷扰不再困扰他。 悟彻个中真: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译文】 戏称自己为懒惰的人,有修养的人。穿衣服懒得抬起手臂,吃饭懒得张开口。脸脏了只用清水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分析该诗句在诗中的作用及效果和情感。“迎仙客”是题目,点出主题,即“迎仙”,而仙又是指什么?《太平广记·王远君》引《古镜记》:“昔有人于嵩山得古镜一枚……忽见有二女自外而来,曰:‘吾二人为玉清师姑弟子。今因王远君之请,来迎吾师姑也。’”。王远君即是诗人,故“迎仙”就是迎自己。“日中乌,月中兔。走飞子午何曾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沁园春·再和杨公西园即事韵》中的一句。下面将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爇心香赠扶风县杨公马公 - 爇(yù):烧 - 心香:比喻真诚之心 - 赠:赠送 - 扶风县:古代地名,今陕西省凤翔县 - 杨公:此处指作者的好友杨万里 - 马公:此处指作者的朋友马远 译文:我燃烧着真诚的心香赠送给扶风县的杨公和朋友马公。 第二句:但愿人人
诗句释义: 1. 斗修行本名斗百花犯正宫 - 斗修行是本名,也被称为“斗百花犯正宫”。这一句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修炼或修行方式。 2. 同流宜斗修行,斗把刚强摧挫 - 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斗的修行方法,这样可以克服困难和挑战。 3. 斗降心忘,酒色财气人我 - 通过修行降低欲望,忘记酒、色、财、气等诱惑,从而超脱自我。 4. 斗不还乡,时时斗悟清贫,逍遥 - 即使不回到故乡
水云游 不住不住。火院当离,深宜别户。害风仙、化我扃门,这修行须做。 腥膻戒尽常餐素。挂体唯麻布。待百朝、锁钥开时,效吾师内顾。 【注释】: 不住不住。“不住”指不停留。 火院当离,深宜别户。“火院”是指寺庙的厨房或杂务房,“当离”是应当离开的意思。 害风仙、化我扃门,这修行须做。“害风仙”指的是佛教里的鬼怪,“扃门”即关闭门户,这里用来形容佛堂的幽静。 腥膻戒尽常餐素。“腥膻”泛指一切荤腥之物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词,主要讲述了修行者如何通过修心养性来达到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一、第一句 释义:点燃心香,奉献给灵阳子李大乘(即李大钧),表达自己的虔诚与敬意。 二、第二句 释义:悟彻阳元。便把阳牵。要阳阳、彻地通天。阳穿八脉,阳透三田(八脉和三田分别指体内的八个经络和三个主要的穴位)。 注释:这里“悟”指的是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领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1. “久视长生法,须当万事忘。” 注释:通过长久的注视去追求长生的方法,但最终应该放下一切,忘记所有。这是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2. “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 注释:心中的欲望如同猴子般难以控制,而警惕的心思却像野马般难以驯服
【译文】 莫贪恋名利,莫迷恋妻小。免轮回,生死苦,做痴憨。 清净自然明道,神气自相参。功成朝玉帝,跨云骖。 注释:憨郭郎:指神仙。休要强:不要勉强自己。贪名利:贪图名利,追求功名利禄。恋妻男:迷恋妻子和儿子。免轮:免除轮回之苦。生苦:指人生苦难。痴憨:形容人愚笨、糊涂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劝世诗,作者劝勉人们要远离名利的诱惑,过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首句“休要贪”,二句“休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