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
【诗句释义】 爇(ruò)心香赠阎知宫:把点燃的心香送给阎王知宫(阎罗)。 此个知宫,本是神仙。外修持、错了因缘:这个阎王知宫本来是一个神仙,但是他错误地选择了外修持的道路。 听予劝化,索隐搜玄:听从我的劝导,寻找隐藏的真理。 便弃繁华,离尘境,访林泉:于是摒弃世俗的繁华,远离人世的尘俗环境,到山林间去寻访。 净意情心,耕种丹田:净化心灵,培养情感,在丹田中耕耘。 更常常、炼息绵绵
爇心香赠彭官人 【注释】: 1. 爇(ruò):点燃、焚烧。 2. 心香:比喻对人的一片真情。 3. 彭官人:诗人的朋友,此处指彭任。 4. 昨日官人,今日仙俦:形容时间的变化,从前是官员,现在变成了神仙伴侣。 5. 水上浮沤:比喻人生如水,随波逐流。 6. 悟浮生、水上浮沤: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7. 忽生忽灭,难保难留:形容生命的短暂和不确定性。 8. 便做风狂,成风雅,骋风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爇心香善恶报 译文:点燃心中之香以祈求善恶有报。 注释:"爇"意为点燃;"心香"指内心的虔诚与希望。"善恶报"指的是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二句:造恶之人,凶横无过 译文:那些作恶的人,凶残横暴却从未有过过错。 注释:"造恶之人"指的是那些故意行恶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 “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是首联,意思是把香献给华亭的张大悟。 “大悟之人,能放心闲。弃利名、爱海恩山。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更不狂思,不下忽,不高攀。”是颔联,意思是大悟的人能放下名利、爱自然山水,生活无忧无虑、不狂妄不追求。 “协气横横,甘露珊珊。用牛羊、车载循还。坎离交结,龙虎盘桓。得至精微,水精热,火精寒。”是颈联,意思是和顺之气弥漫四方
【注释】 1. 爇心香题:点燃心中的香火,书写诗句。 2. 仵先生:指宋代学者、文学家吴棫(lü),字子华,号仵山樵人。 3. 东廊:即东院,指仵先生的居室或书房。 4. 六月严凝,腊月炎蒸:形容四季变化无常。严凝,寒冷;炎蒸,炎热。 5. 真功、颠倒:道家修炼的功法,这里比喻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6. 阳中阴极,阴里阳生:阴阳相转,互为根本,相互转化。阳中阴极,指事物的阴面达到极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爇心香赠三水三老先生 - 爇心香:燃烧的心香,表示敬意或虔诚。 - 赠三水三老先生:向三位有学问的老者赠送心意。 2. 猛悟无常,顿绝悭贪 - 猛悟无常:突然理解到世事无常的概念。 - 顿绝悭贪:迅速放弃对财富和欲望的贪婪。 3. 脱轮回、恋甚妻男 - 脱轮回:超脱于生死轮回的境界。 - 恋甚妻男:对世间妻子、子女等亲人的牵挂减少。 4. 出离火院,放肆婪耽 -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张伯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爇心香赠王五先生送环墙内饮膳 —— 用香炉烧香,送给王五先生,让他在墙内享用美食。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 —— 教他离开,不要再做这些事了,别再办那些厨房的事情。 弟兄懑、错用功夫。不如休歇,早认元初 —— 兄弟俩很烦乱,又误用了功夫。还不如停下来,早点认识元初吧。 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 —— 就去寻找云的根部,找到云的脚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描述了一位修行者如何修炼自己,以期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爇心香赠张刘二都料 (送给张刘二位的心意) 奉劝清河,酷告彭城 (劝说你,清河郡,请你务必告诉彭城) 暨诸公、休苦劳神 (以及诸位朋友,不要过于劳累) 速离火院,早出迷津 (迅速离开炼丹炉,早早走出迷失的道路) 纵水云游,归物外 (纵身于水云之中,回到物我之外) 作闲人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爇心香寄柳巨济学录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 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铅为汞药,汞乃铅精。炼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注释: - 爇:烧。 - 香:香料,这里指心灵之香。 - 寄:寄托,寄托于人。 - 柳巨济学录:即柳巨济(962-1034),字景元,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曾担任太学博士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爇心香寄白水冯公淄阳长老 - 爇(ruò):“燃”的意思;“爇心香”指的是烧心香。 - 白水冯公: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在白水地区或以白水为名的人物,如冯姓之人。 - 淄阳长老:指淄阳县的长老,可能是当地的一位德高望重者。 第二句:白水冯公。宁海扶风。更淄阳、长老仙翁。三人一意,一志三通 - 宁海扶风: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或者某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