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去当除,争办斋厨。弟兄懑、错用功夫。不如休歇,早认元初。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
喘息如龟,似有如无。觉冲和、来往宽舒。斡旋山岳,呼吸江湖。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诗人张伯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爇心香赠王五先生送环墙内饮膳 —— 用香炉烧香,送给王五先生,让他在墙内享用美食。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 —— 教他离开,不要再做这些事了,别再办那些厨房的事情。
弟兄懑、错用功夫。不如休歇,早认元初 —— 兄弟俩很烦乱,又误用了功夫。还不如停下来,早点认识元初吧。
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 —— 就去寻找云的根部,找到云的脚下,走在云路上。
喘息如龟,似有如无。觉冲和、来往宽舒 —— 呼吸像乌龟一样,有来有去,又宽又舒。
斡旋山岳,呼吸江湖 —— 能左右山岳,又能呼吸江湖。
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 —— 得到了生产仙体的胎儿,修炼成了仙人,前往仙都。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修行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修行的过程,表达了对于修行的理解和态度。
  • “爇”在这里是指点燃,用来比喻烧香的动作。”王五先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老师,”送环墙内饮膳”则是表示作者邀请王五先生到自己家中享用美食。
  •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表示作者认为王五先生不应该再做这些事情了,应该放下这些杂务。
  • “弟兄懑、错用功夫”可能是在说兄弟两人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或者在做无用功。
  • “不如休歇,早认元初”意味着作者认为他们应该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修行道路。
  • “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是形容修行人寻找修行的法门和路径,就像在云中行走一样。
  • “喘息如龟,似有如无”可能是在形容修行人的内心状态,有时候像乌龟一样安静,有时候又像风一样自由。
  • “斡旋山岳,呼吸江湖”则表示修行人能够左右山岳,又能呼吸江海,象征着修行人的力量之大。
  • “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则是修行人最终达到了一种境界,得到了生产仙体的胎儿,修炼成了仙人,前往仙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修行人的心境和追求。诗中的修行人不再被世俗事务所困扰,而是找到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能够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行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修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变化和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