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
重九日宴江阴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注释: 1. 蟋蟀:蟋蟀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秋天,因为秋天是蟋蟀繁殖的季节。 2. 茱萸:一种常见的中药植物,其果实和叶子都可以入药,具有驱风散寒、健胃消食等功效。在重阳节这天采摘茱萸,寓意健康长寿。 3. 降霜:指秋雨初落时天气转凉,霜降降临。 4. 青女:传说中的水神或冰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迟日园林悲昔游”,这句的意思是说,到了傍晚,园子里的景致让人想起过去游玩的情景;“今春花鸟作边愁”,这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春天来了,看到花鸟却让人想起了战乱中的痛苦;“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独自怜悯京城的人们向南逃亡,却不像是湘江水向北流淌
夏日过郑七山斋 诗人杜审言探访隐者,共赏自然美景 1.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形容美酒佳酿,邀请好友一起寻找谷口之地 -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描述走进薜萝覆盖的小径,水亭敞开迎接客人 -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描绘天气变化,残雨未尽,晚雷渐响 -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描写城中繁忙景象,诗人却因故停留不前 2. 诗作背景及历史评价 - 杜审言生平简介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注释: - 君王行出将:指的是君王亲自出征。 - 书记远从征:指的是随行的官员(书记)也跟随出征。 - 祖帐连河阙:祖帐指的是饯别的帐篷,连河阙指的是连接着黄河的宫殿。 - 军麾动洛城:军队的旗帜在洛阳城中飘扬。 - 旌旃朝朔气:旌旗上是北方的寒气,象征着出征的艰难。 -
【注释】 除夜:指除夕。守:指守岁,古时以旧岁送终、新年迎子为“更始”,所以称除夕夜为除夜。故节:指除夕。当歌:应当歌唱。把烛:指守岁,点上蜡烛。虬箭:龙形的弓箭。虬,形容龙的形态,蜿蜒盘旋。候鸡鸣:等候鸡叫报晓。兴尽:高兴到了极点。闻壶覆:听到壶盖被碰响。宵阑:深夜。更谒:再次拜见。 【译文】 除夕之夜应当高歌欢唱,迎接新年又点燃蜡烛。 留恋冬天的严寒,盼望春天早日到来。 高兴得忘了壶盖被碰响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二八泉扉掩:描述的是一扇装饰有花的石门,可能是指美人居住的地方。"二八"指的是年轻女子,而"泉扉"可能意味着门旁有泉水或水景,增添了一种清新的氛围。 2. 帷屏宠爱空:帷屏是古代女性休息时用来遮挡和装饰的屏风,"宠爱空"意味着这些原本应充满宠爱和关注的地方现在显得冷清和无人。 3. 泪痕消夜烛:夜烛在夜晚使用,通常与陪伴和慰藉有关,但此处提到“泪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此诗为边塞诗,写诗人在安南时所见到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首句“交趾殊风候”,交趾即今天的越南,是古代中国的南方边疆。第二句“寒迟暖复催”,“寒迟”指气候寒冷,冬天到来的时候还迟迟不冷;“暖复催”是指气候变暖,春天到来的时候却很快。这两句是说,在安南这个地方,冬天虽然寒冷,但天气很快就变暖了;而春天来临时,虽然气温已经回暖了,却依然寒冷
【注释】 春日怀归 春天的景色让人思念家乡,心中充满忧伤。 河水和山景映照着北魏的宫阙,桑树和梓树让我想起了故乡的土地。 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鸟儿在绿野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更让我怀念的是那些美丽的风景,车马行驶在洛河大桥边。 【赏析】 “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思乡之情。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但同时也让人更加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联写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颔联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颈联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尾联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 紫藤萦葛藟(yíng gé lěi):紫藤缠绕着葛藟。 - 绿刺罥蔷薇(huì róng xīng rōu)
诗句如下: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译文如下: 在城中的野趣激发了我的欲望,寻求超凡脱俗的灵感。 我渴望着官服中的荣誉,希望与赤水泉一样自由地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