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
【注释】 1. 山家: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2. 盘桓:徘徊留恋。 3. 岩崎(qí):高峻不平的岩石。 4. 石起自然坛:指在石头上垒起供人祭祀用的祭坛。 5. 树密檐偏冷,泉深阶镇寒:因为枝叶繁茂,所以树荫很浓;而泉水清冽,台阶又长,所以显得格外寒冷。 6. 孔淳:淳朴,质朴。 7. 书数帙(shù jí):几本书堆放在一起。 8. 调丹:炼丹,指道士炼丹术。 【赏析】
【注释】 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周朝诸侯国之一,今山东曲阜一带,为春秋时孔子所居之地。藏史欲辞周: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见《论语.里仁》)“欲辞周”即指此意。四方事:指国家大事和天下政事。栖遑:亦作“栖遑”,奔走忙碌之意。烟霞主一丘: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游山赠仲长先生子光 注释: 1. 试出南河曲,还起北山期。 - 试:试探、尝试; - 出:离开; - 南河曲:指的是位于南方的河流或山谷; - 还起北山期:返回北方的山中。 2. 连峰无暂断,绝岭互相疑。 - 连峰:连续的山峰; - 无暂断:没有暂时中断; - 绝岭:高耸入云的山岭; - 互相疑:让人感到疑惑。 3. 结藤标往路,刻树记来时。 - 结藤标:用藤条绑住标记; - 往路:前往的路;
山中独坐 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 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 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 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 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 注释: 1. 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试着跟随游客们去游览山水,以避开世俗的尘嚣和纷扰。 2.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在山中寻找一处泉水,可以引流到井中;站在树旁,仿佛是一根根柱子支撑着天空。 3. 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
被徵谢病 汉朝征隐士,唐朝访逸人。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 注释:在汉朝时期征召隐居的隐士,在唐朝时期探访逸人的事迹。他们常常回到故乡,讲述北山的曲径,坐在东边河边的柳树下畅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隐士们在北山和东河边与人们交流的情景。他们用北山的曲径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用东河边的柳树来比喻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话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让人们对隐居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被徵谢病 注释
赠薛学士方士 昔岁寻周孔,今春访老庄。 途经丹水岸,路出白云乡。 窈窕开皇道,深沉指太方。 物情争逐鹿,人事各亡羊。 月明看桂树,日下觅扶桑。 寄语悠悠者,谁知此路长。 注释: - 赠薛学士方士:这是一首赠给薛学士的诗,方士可能是薛学士的别称或尊称。 - 昔岁寻周孔:昔日追寻孔子(周孔)的思想和教诲。 - 今春访老庄:今年春天拜访老子(老庄)的思想。 - 途经丹水岸:经过丹水岸边。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具体的诗歌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应先写出诗句,然后再写出译文;最后在诗句后面写出自己对此的赏析。 【答案】 泛舟河上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莫道山中泉石好:不必说山中的泉水和石头多么美好。 2. 莫畏人间行路难:不必害怕人间的道路有多么艰难。 3. 蜀郡炉家何必闹:蜀郡的炉家,没有必要那么热闹。 4. 宜城酒店旧来宽:宜城的酒店以前就很有名。 5. 杯至定知悬怪晚:酒杯一到位就知道酒已喝晚了。 6. 饮尽祇应速唱看:喝完后应该迅速唱歌庆祝。 7. 但使百年相续醉
仲任书卷尽,平君不数充。 相逢何以慰?细酌对春风。 注释分析: - “仲任”指的是仲舒或董仲舒,古代著名经学家,“书卷尽”表示他的书读得很多,学识渊博。 - “平君”在这里可能是韩平君的简称或者别称,即韩安国(韩安于),汉朝著名的宰相,以廉洁著称。 - “不数充”意味着他不需要通过读书来补充自己的知识,可能已经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才能。 - “相逢何以慰?”表达诗人与知己相逢时内心的感慨
注释: 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 野楼全跨迥,山阁半临烟。 入屋敧生树,当阶逆涌泉。 剪茅通涧底,移柳向河边。 崩砂犹有处,卧石不知年。 入谷开斜道,横溪渡小船。 郑玄唯解义,王烈镇寻仙。 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庄风光的诗,通过描绘山庄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山庄中的各种景物的描绘,展现出山庄的独特魅力。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