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注释】逢四八,过重三:指农历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三。轻暖微凉:指初春时气候。薄苎(shù)衫:轻薄的葛布衣服。梅子酸黄:泛指春天的景色。何物可回甘:指什么可以令人感到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开头两句是说,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或五月初三,天气都还比较温暖;但到了这个时节,初春的寒意也渐渐袭来了。第三句写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使人感到有点凉意。第四句是说
《捣练子·春晚》是清代诗人张友书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分析: 1. 诗句释义: - 风似剪:形容春天的风如同剪刀一样细腻。 - 柳如棉:比喻春风吹过柳枝,柳条柔软如棉。 - 为怯轻寒却下帘:因为害怕春天的寒冷,关上了窗户。 - 卸了棠梨花一树:形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 - 杜鹃声里又经年:在杜鹃鸟的叫声中,又过了一年。 2. 翻译: - 春风如同剪刀般温柔,轻轻吹拂着柳树
【注释】 捣练子:唐代教坊曲有《捣练子》曲,其词调为七言绝句,后用此词调名。望家信不至:盼望家人来信而不得。赊:遥远、长。锦笺:精美的彩帛纸。别意:离别的情意。梅花:这里指代妻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怀人的小曲。全诗语言浅白,却能表现一个女子的相思之情。 路非赊”,写时间已是傍晚,路途遥远,不能回家,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之情。“日又斜”,太阳已经倾斜,表示时间过得很快。“闲叠锦笺书别意”
【注释】 捣练子:词牌名。 春晓:春天的早晨,即春日黎明之时。 花露重:指春日清晨,露水很重,滴在花瓣上。 莫凭栏:不要站在栏杆上。 楼上新妆怯晓寒:楼上的女子刚刚梳妆完毕,却觉得寒冷。因为春天的早晨,气温比较低,所以她害怕。 啼鸟数声惊梦破:几只鸟儿的啼叫声,打破了她的美梦。 却教愁思上眉端:这声音反而让她的忧愁上了眉头。 【赏析】 《捣练子·春晓》是唐代诗人李煜所作词作之一
注释:不停地捣杵,随意地封题。熨平了新痕,消除了旧伤。检验得玉人留下的针线痕迹,未除强寇不须归。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妻子思念丈夫的诗,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反复捣杵、封题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妻子在等待丈夫归来时焦急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丈夫可能在外征战,无法及时回家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注释:裁一匹细练,画一对鸾鸟。几片丹枫就像小园。在鸭绿江边寒气正浓,所以我将这秋天的景色寄给你看。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一幅秋日风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景图。首句写裁练、画鸾,次句写丹枫,最后以江头寒色收结全篇,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注释】 机上布:织布的机杼。东去雁行高:大雁一行一行飞得又高又远。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词,描写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生产,为国守边的情景。全词语言质朴,意境苍凉,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国家、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上片写将士们用机杼织布,手持剪刀裁制衣物,虽然劳累,但都毫无怨言。下片写将士们借问谁人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情感,而那排云直上的鸿雁正成行结队,显得格外威武高强
【注释】: 破萼(kòu):花萼脱落。 垂丝:柳枝柔长下垂的样子。 子:对人的敬称。归:回家。 肠欲断:指心绪烦乱,好像肠子都要断了一样。 频:多次、屡次。 赏析: 《捣练子》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沙》、《玉连环》。双调五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此词上片写景,写春日之景,下片抒情,写离情别绪,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客中”二字总摄全篇,点出主题。开头两句写春日之景
《捣练子·同仲嫂夜坐》:庭悄悄,月沉沉。唧唧寒蛩断续吟。独有孤鸿听不得,欲眠犹自理瑶琴。 注释:庭院寂静无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中。蟋蟀在夜晚不停地叫唤,声音断断续续。只有一只孤独的大雁无法听到这些声音,它想要睡觉,却不得不继续弹奏着瑶琴。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婤创作的一首古风小诗。诗中的“庭悄悄,月沉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译文】 打开门,看到燕子在飞着。乱红飘飞,新燕衔泥修补旧巢。偷偷跟在你身边侍候你的小婢女还记得去年的事吗?是不是还站在花枝上呢? 【注释】 1. 捣练子:乐府曲名。 2. 掀帘看:推开帘子看看外面。 3. 乱红飘:形容春末花开凋零的景象。 4. 新燕衔泥:燕子衔来泥土筑巢。 5. 补旧巢:指修补去年冬天的鸟巢。 6. 私语侍儿:悄悄对小婢女说话。 7. 还记得:还清楚记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