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捣练子》。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香黯黯,漏盈盈。水仙风里试春灯。 - “香黯黯”形容香气很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漏盈盈”则指时间的流逝。 - “水仙”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 “试春灯”指的是点灯庆祝春天的到来,灯在这里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2. 翠帘卷后珊窗掩,不怕今宵月太明。 - “翠帘卷后珊窗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注释】 捣练子:词牌名,又名《捣练》、《秋声怨》等。 夏夜闻箫:在夏天的一个晚上听到箫声。 荷露冷:荷叶上的露水很凉。 竹风凉:竹枝随风传来的清凉的风。 小扇轻罗坐石床:用一把小巧的扇子轻轻地遮住身体,坐在石头上,享受清凉。 凤箫吹不断:箫声悠扬,似乎永远也停不下来。 夜深明月转回廊:夜晚的月光洒在回廊上,映照着箫声,让人陶醉。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夏夜听箫的情景。词的上片写夏夜的环境
注释: 春梦已消逝,秋晚凉意生。零落的荷花还留有香味。人远在天涯,夕阳却近在眼前。断魂无语立斜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思念远方之人而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句“春梦杳”,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怀念和思念之情。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候,但此时,诗人只能通过梦中去感受那份温暖和活力。 第二句“晚秋凉”
注释:情意脉脉,思念悠悠。花儿纷飞,水流不停,青鸟不来春又尽,我含着愁绪无奈何地倚着妆楼。 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来表现了诗人对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则通过直接抒发情感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愁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在风淅淅、雪霏霏的冬夜,一只冻雀无声地独自栖。折得梅花难寄取,倚窗却忆晓妆时。 这首《捣练子》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寒风和雪花共同营造了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中“风淅淅,雪霏霏”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结合,生动地刻画了冬日的寒冷景象。"冻雀无声"则形象地表现了寒冷中的孤独与无助。 “折得梅花难寄取”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无法将梅花赠与他人的无奈。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困难,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受阻
【注释】 闻钟:听到寺钟的声音。良夜:深夜。静:寂静。碧空:天空。悄:悄悄。花阴:花朵的阴影。绣栊:装饰精美的窗格。不生:没有产生。尘意:尘世之意。数声:几声。敲彻:击破,穿透。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 【赏析】 《捣练子·闻钟》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听到寺钟的声音,感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名利的淡忘。全篇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注释】 玉箸:像玉制的筷子,这里代指雪花。挂冰丝:挂着冰凌。石桥:石头砌成的桥梁。残柳:已经枯萎的柳树。想依依:好像在依恋什么。好东风,何日吹:美好的春风,什么时候才能吹来?春意浅,酒休辞:春天的气息渐渐淡了,喝酒就不要推辞了。悄寒谁与劝金卮(zhī):悄悄里谁去和谁一起举杯劝酒呢?小梅花,晕胭脂:小梅花的颜色如同胭脂一样。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冬末春初的景象。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注释】 1)开玉镜:打开玉制的镜子。湘波:即湘江水,这里借指酒。团荷:荷花。“走”字是通假字,读作“转”。 2)碧阑干:绿色的栏杆。金叵罗:金色的酒杯。 3)吟未惬:饮酒吟诗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 4)醉颜酡:喝醉了的脸上发红。 5)人生碌碌几高歌:人生在世忙忙碌碌,能唱几曲高歌? 6)夜何其: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其”同“期”。 【赏析】 这是一首写酒后自慰的小词。上阕写月夜小饮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手法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效果。本题要求赏析“捣练子·秋感”一诗,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意象选择。“蛩咽露”中的“蛩”,是蟋蟀的叫声,它的声音低沉而悲切,使人产生孤独、寂寞之感,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闷;“燕惊秋”中的“燕”,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赏析】 “捣练子”,即《捣练子令》,唐教坊曲。双调七十六字,平韵。《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载有《捣练子》三篇。其第一篇云:“上阳人,苦寒饥,孤儿断肠肠欲死。寄命于天吾不疑。”这是一首写宫女生活的怨歌。 词的上片写愁苦。首二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忧愁和疾病而恹恹不快,彻夜难以入眠。“黯黯”一词,既形容她那忧闷的心情,又形容因愁苦而显得面如死灰。第三句写天气寒冷。纱窗透着寒气,早晨起床时还添了一层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