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注释】 晓:早晨,天刚亮的时候。圣因寺:在杭州西湖南岸灵隐山麓。钱塘门:指杭州的钱塘江边城门。残月:即“残月色”。早霞:即“早霞光”。依依:形容柳条随风摇摆的样子。战晓风:形容晓风猛烈。傍水人家:靠近水边的人家。隔湖吹堕声钟:意思是说从钱塘江对岸传来的钟声飘荡过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公元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是一首咏物小词。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注释: 寒冰裂,火云升,空坐山亭与水亭。摇尽齐地的白纨布挥洒汗水,无法赤脚踏上层层冰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冬夜苦寒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艰苦生活的真实感受。 首句“寒冰竭”是说寒冬腊月天气寒冷,冰块都冻裂了。 第二句“火云升”,则写出了冬天的气候严寒之甚,连火焰般的云彩也升腾不起来,更显其冷。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雪中取暖,他坐在山亭和水亭之间。这两句看似描写闲适,其实蕴含着深深的无奈
注释: 垂罗幌,拥香衾:指在帷幔下悬挂着罗帐,被褥里裹着香气。 银缸明灭:明亮的灯光时明时暗。 无端铁马声频送:没有缘由地听到马蹄声阵阵不断。 幽梦惊残月半林:幽静的梦境中惊觉,残破的月亮已经照到了林中的一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寂静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整首诗以“银缸明灭”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随后
【注释】 捣练子:古代一种曲调名。忆梅:回忆梅花。 杳杳:渺远。 雪:指雪花,也指代白雪。 不露枝头一点心:意思是说梅花枝上不露出一点点花蕊。 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踏遍:走遍。 春似梦:春天像一场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诗。诗人通过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傲霜斗雪的品格,表现了对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坚持信念、乐观向上的情怀。
注释: 深夜,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雨打芭蕉的声音传来。 斗帐被冷风吹得紧紧裹住,香印也渐渐消失不见了。 是谁在半夜里惊起了我的春梦?原来是这稀疏的雨声。 译文: 深夜,四周静悄悄,只有雨滴敲打着芭蕉的声音回响。 斗帐被寒气笼罩,香炉中的熏香痕迹也消失了。 是谁在半夜里惊醒了我的春梦?原来是这稀疏的雨声。 赏析: 《捣练子·夜雨》是一首描写夜晚雨景的词。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幽,情感真挚
【解析】 “依旧绿,为谁红。草草花花满泪丛。欲挽游丝萦好梦,一枝啼血洒春空。”这是一首词,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和离别之痛。上片写花,下片写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 【答案】 依旧是那绿色(或:依旧绿) 为何(又为何)是那红色(或:为何是)? 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景致 却让我泪流满面(或:却让我满眼泪水)。 为了挽回(也为了)那即将逝去的好梦
注释:鹅毛做的被子,生病时用来薰香。消瘦得几乎只剩下葱根了,还分出几分来。阶下有新吐的唾沫,我却没有计策可以告诉它。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病榻上那匹鹅的怜爱。诗中以“鹅毳被”为题,用鹅毳(细毛)做成被褥,可见鹅的珍贵;又因鹅在生病时用其毳被薰身,则见其体弱多病;最后,又以鹅的“消瘦”与“病时熏”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病榻上那匹鹅的关切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
【注】①笄(jī):古代妇女盘在头上的发饰。②恨事:恨事,怨恨之事,指女子所恨之事。 【赏析】 《捣练子》是唐教坊曲名,属小石调。词牌名取意于“捣练”,即用杵臼捣练帛以为衣。本篇写闺中少妇对镜理妆,愁思满怀,怨夫不归,独守空闺。全词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无华,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上片起二句,点明时间、空间与女主人公的身份、处境。夜深人静,烛光摇曳,照见她含着双泪,卷起窗帘
云鬓乱,玉钗欹。慵点胭脂懒画眉。 十二阑干明月夜,梨花影里立多时。 译文: 她的秀发如云般凌乱,玉制的发簪也微微歪斜。她不愿意涂抹胭脂,也不去修饰自己的眉毛。在皎洁的月光下,她站在栏杆旁,静静地站立了许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闺房内情景的诗歌。通过对“云鬓”、“玉钗”等细节的描写,诗人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位美丽而娇艳的女子。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孤独和寂寥,这种对比强烈
【注释】 1. 捣练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2. 花渐放:指梅花、杏花等初开。 3. 睡初浓:指春困,形容人刚睡醒的样子。 4. 啼鸟枝头啄小红:描写春天的景象,小鸟在枝上鸣叫,啄食着红色的梅花瓣。 5. 拈笔欲消春昼永:意谓想要把时间消磨掉,让春天的白天更长久些。 6. 冰花还在石虚中:意谓冰花仍在石头里,比喻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于世。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杏花等春花为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