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烛泪,卷帘波。镇日含颦敛翠蛾。辜负韶光聊白惜,一春恨事笄侬多。
【注】①笄(jī):古代妇女盘在头上的发饰。②恨事:恨事,怨恨之事,指女子所恨之事。
【赏析】
《捣练子》是唐教坊曲名,属小石调。词牌名取意于“捣练”,即用杵臼捣练帛以为衣。本篇写闺中少妇对镜理妆,愁思满怀,怨夫不归,独守空闺。全词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无华,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上片起二句,点明时间、空间与女主人公的身份、处境。夜深人静,烛光摇曳,照见她含着双泪,卷起窗帘,凝望流水般的月光,内心充满怨气。“镇日”,终日,整天。“含颦”,皱眉,形容愁思重重。翠蛾,指女子的双眉,这里用来代称女子。
三、四两句进一步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整日皱着眉头,把双眉紧紧拢在一起,好像要把它画成一朵花来。然而,她却辜负了美好时光,只能白白惋惜自己的青春年华。“韶光”即美好的时光或青春年华。“聊白惜”是说白白地、徒然地惋惜。“一春恨事”指一年之中所遭遇的许多怨恨的事情。“笄侬多”是说这些怨恨的事太多了。
过片承上启下,转入正题。“恨事”一词总括前文所述种种怨恨之事,是女主人公心中所积之恨的总括。“辜”同“负”,“辜事”即“负事”,指所遭不幸之事。“笄”,通“忌”,忌讳,讨厌。“多”是说这些事情太多,太多则难以忍受。这里用了一个反诘的语气,说明女主人公为什么怨恨这么多。
最后两句,写女主人公的怨情和心理活动。“恨事”既已说出,就该设法摆脱它,但女主人公却无可奈何,只得任其摆布,只好让那些怨恨的事情来折磨自己。这两句是诗人从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刻画出一个孤独、空虚、怨恨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女性的不幸命运。
【译文】
夜幕降临时,点燃一支蜡烛,泪水滴落在烛泪上。
打开帘子,看到月光流泻进来。
整日里皱紧了双眉,像画眉那样拢着蛾儿。
白白地浪费了青春,只怪自己太任性。
一年间,有多少事情令我烦恼?
那些令人讨厌的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