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过后落灯时。
寒风吹鬓丝。
地炉添炭客添衣。
新春人未归。
迷雁阵,印鸿泥。
琼楼高复低。
梅花问讯断桥西。
卷帘晴絮飞。

诗句解析

1 上元过后落灯时:上元节通常指的是农历新年期间的元宵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此处提到“过后落灯时”,说明是在元宵节之后,即农历新年结束之后。

  1. 寒风吹鬓丝:这里的“鬓丝”指人的鬓角头发,而“吹”字则形容冷风如刀割般地刺入鬓间,形象地描绘了严寒天气中,人的头发因寒冷而变得脆弱,容易断裂的景象。
  2. 地炉添炭客添衣:地炉是古代一种取暖用的火炉,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点着地炉取暖,同时客人也添加衣物以御寒。
  3. 新春人未归:新春通常指春节,即农历新年。这句话表达了春节期间人们尚未归来,意味着团圆的喜悦尚未到来。
  4. 迷雁阵,印鸿泥: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大雁南飞的场景。大雁在迁徙过程中排成“迷”字形队形,而地面上留下了它们的足迹,被喻为“印鸿泥”。
  5. 琼楼高复低:琼楼通常指华丽的建筑,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华丽庭院或者高楼。这句诗通过对比高低不同的建筑,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
  6. 梅花问讯断桥西: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这句话中的“问讯”可能是指梅花向断桥那边的行人致意问候,而断桥则是杭州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
  7. 卷帘晴絮飞:卷帘可能是指关闭窗户的动作,晴絮则是指春日里飘散的柳絮。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译文

上元节过后落灯的时候,
寒风吹拂着我的鬓发如同刀割。
地炉里的火燃烧着,我添衣保暖。
新春佳节,亲人却还未归来团聚。
大雁排成了迷的形状,它们在地面留下的痕迹如同印在泥上的脚印。
豪华的庭院或高楼,高低各异。
梅花对着断桥的方向发出问候的声音。
打开窗户,看到晴朗的天空中飞舞的柳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设定了一个背景——上元节之后的落灯时刻,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描绘冬日里寒冷的气候以及自己的感受,诗人巧妙地引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将大雁比作“迷”字形队形,寓意着人生的迷茫与探索;而地上留下的雁足印,则暗喻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不同高度的建筑,反映出人生的起伏不定。

诗人用梅问春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卷帘晴絮飞”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