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注释】: 香欲冷,雨初残。春事无多怕绕阑。侍女不知愁绝处,却持花片向人看。 香(气味)欲冷,雨初残。春事无多怕绕阑。侍女不知愁绝处,却持花片向人看。 译文: 香气想要冷却,雨水刚开始残留。春天的事情不多了,担心被栏杆围绕着。侍女不知道忧愁的尽头,却拿着花片向人看。 赏析: 《捣练子·香欲冷》是唐代诗人韦庄所写的一首词。词人借物抒情,通过写春日侍女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诗句原文: 风似剪,柳如棉。为怯轻寒却下帘。卸了棠梨花一树,杜鹃声里又经年。 注释: 1. 风似剪,柳如棉。为怯轻寒却下帘 - 这句表达了春风的轻柔和柳树的柔软,但因为害怕寒冷而不得不拉上窗帘。"风似剪"形容风非常细腻,"柳如棉"则形容柳树的枝条柔软如同棉花。"为怯轻寒却下帘"则是说因为天气变冷,为了保暖而关上窗户。 2. 卸了棠梨花一树,杜鹃声里又经年 -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捣练子·梅花》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该句的逐词释义: - 皎 (jiǎo):明亮,洁白。 - 似雪:好像雪一样。 - 洁如霜:像霜一样洁白。 - 分外清幽:格外清新幽雅。 - 一种香:一种香味。 - 可爱:可喜爱;值得喜爱。 - 冰心:像冰雪一样纯净的心。 - 甘冷淡:愿意过清贫的生活。 - 几枝疏影照斜阳:几枝疏落的影子在斜阳下映照着。 赏析:这是一首写梅的词
【注释】 捣练子:曲调名,唐教坊曲之一。词牌名。乙亥年冬暮晓行:乙亥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乙亥年冬,即这一年冬天末。暮晓行:傍晚行走。 江北路:指长江以北的路途。 廨(xiè)东头:指官署衙门。廨,古代公家的建筑物,如官府、学校等。东头,指衙门的正门。 白帢(lǎn):白色的头巾。 骡(luó):“騧”(qí)骡,黑毛白尾的骡子。绊(bàn)客愁:使客人感到烦恼。
【注释】: 乙亥: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三载(744)。冬暮:冬日黄昏。晓行:清晨出行。风欲静:风要止息了,指天气将转暖。冻交加:严寒逼人。冰啮霜痕:指冰凌像牙齿一样咬着霜的棱角划过河岸。阁(ɡe)岸斜:冰凌在岸边堆叠,斜插在岸上。流水无声波不起:水没有声音,波纹也不见起。写(zhǐ):描绘。轻霞:淡淡的云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冬日傍晚行路所见景色的小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冬日行旅图
注释:人正在感到困倦的时候,白天却显得特别长。在梦中醒来,隐约闻到绣阁里的香气。花径中寻找着芳香,是谁陪伴着我?金衣的公子和雪衣的少女都到哪里去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词,通过描绘诗人梦醒后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人生易逝、光阴难留的感叹。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乙亥年冬至时分的梦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两句则是诗人在现实中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捣练子·人世事,本来空。弹指京华廿四风。赢得钱塘苏小小,两行清泪湿帘栊。”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人世事,本来空”:人生世上的事情,原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或结果。 - “弹指京华廿四风”:弹指之间,已经过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 - “赢得钱塘苏小小”:最终赢得的是杭州女子苏小小的爱慕。 - “两行清泪湿帘栊”:泪水湿润了窗帘,表达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捣练子·丁卯秋日重过南屏故居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重游旧居时的情感体验。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人不见,燕空还(注释:诗人看不见人,只见到归来的燕子) 燕空还:燕子飞回来(这里的“还”字,可能是指燕子回到了旧居,但诗人看不见它们) 曲径纹窗掩泪看(注释:曲折的小路上,花纹窗上似乎隐藏着泪水) 曲径纹窗:曲折小路上,花纹窗户(这里的“纹”字,可能是形容窗户上的花纹)
【注释】 添沉水,理瑶笙:在筝上再添置一根沉水石的弦。瑶,美玉;笙,管乐器。宝帘摇曳细风生:宝帐轻轻摆动,微风吹拂,发出细碎的声音。偷将离恨花前诉:我悄悄在花朵之前诉说离别之恨。只恐鹦哥浪学声:只怕鹦鹉学人学舌而乱了音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筝来写离恨,写得十分婉曲含蓄。全词用筝作比喻,以离愁别恨为题,通过写女子弹筝的动作,表达了对恋人离别的哀思。 “添沉水
【释义】 梦中与秋伊姐一起玩赏月亮,愁思萦绕着,别离的情怀缠绕着。几次进入梦境诉说离别之情,依然紧握手欢乐无限,记得在风廊下谈说明亮的月光。 【赏析】 《捣练子》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本诗是唐代诗人韦庄所写的一首闺怨词,描写女子对恋人的相思之苦。 开头两句“愁思系,别怀萦。”是起兴之笔,以写景入笔。这两句是总写,为后文作铺垫。作者用“系”和“萦”二字,写出了女子因思念而愁苦不堪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