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诗句释义: 1. 捣练子:一种古代的民间歌谣形式,常用于表达情感。 2. 次大姊:指姐姐,即大姐。 3. 秋日短:秋天天气转短,即秋意渐浓。 4. 绣帘垂:形容帘子垂下,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5. 减线光阴:比喻时间在不断流逝,如同织布中的线条逐渐缩短。 6. 着意催:刻意催促或提醒。 7. 春色未来秋色老:春天还未到来,秋天已经过去。 8. 菊花莫绣寒梅
【注释】 锦:指花。绵:形容柳条细长柔软。莺:黄莺。闲:无事,停歇。妨:妨碍。绣窗:绣花的窗户。抛针黹:即“抛针”,缝纫。到:来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春天景色,下片写人因赏春而废事,全词以“绣窗”为题,写春天的景色和闺中女子的闲情逸致。 首联两句是说桃花像锦一样艳丽,柳树像丝带一样柔美。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捣练子·秋夜 声淅淅,影萧萧。白雁南归入夜高。别梦路常迷菡萏,愁人窗怕种芭蕉。《捣练子·秋夜》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注释: 1. 淅淅:形容声音细碎而连绵不断。 2. 萧萧:形容影子或风的声音,这里指月亮的影子随风摇曳。 3. 白雁南归:形容大雁向南迁徙。 4. 夜高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准确,译文要通顺流畅,赏析要精辟,切忌脱离诗歌内容空发感想。 【答案】 “捣练子”是词牌名,《捣练子》词调共有三首,本篇是其中的第二首。“秋渐晚”,写时序已深秋,天色渐晚;“不归家”,写自己离家日久,不得回家。“又见青天月一牙”,意思是又看到那高高的明月,只有一钩新月在天中。诗人以“又见”、“只”等词语,表达出自己孤寂的心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银筝”,指弦乐
注释: 长夜静悄悄,朔风拂面来。独自背对着银色的灯火,数着漏壶中滴落的声声响。小睡在鸾绣的被褥上,但尚未安稳入睡,严寒先向枕边袭来。 译文: 寂静的长夜悄然来临,朔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独自一人背对银灯,听着滴答滴答的漏壶声。我躺在华丽的鸾绣被褥上,却还未入睡,寒气就已从枕头传来。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冬夜寒冷景象和诗人孤独感受的词作。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
诗句原文: 花影转,月阴移。一片寒砧触我思。偏是怀人听不得,凄凉惟有素娥知。 接下来将逐一进行如下解释: 1. “花影转”:这句描述了夜晚时分,花朵的影子在月光下旋转变化的景象。这里的“转”字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影子随时间流转而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花影转”也可能隐喻着闺中女子对外界的敏感和内心的不安。 2. “月阴移”:“月阴移”与“花影转”遥相呼应
【注释】 星耿耿,星明亮。石悠悠,石头在动。小梦依依鹦鹉洲,小梦:指闺中女子的幽思。依依:依恋的样子,这里指梦中的景象。鹦鹉洲是江中的沙洲,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菡萏:荷花。冰河通绣帐,冰河:指银河,银河和织成的帐幔连在一起。玲珑碧月下金钩,玲珑:美丽。碧月:明亮的月亮。金钩:装饰在帘上的玉钩。 赏析: 《捣练子·闺夜》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闺怨诗。此词描写了闺中女子思念远别情人的情景
翻译: 身北去,向寒空。 珠箔碎,凤笙残。泪眼盈盈眉黛攒。忍别宫娥多少恨,仓皇偏道没相干。 注释: 身北去:诗人身向北行,向着寒冷的天空。 珠箔碎:珍珠般的帘子被风轻轻吹散,如同破碎一般。 凤笙残:凤形的笙乐器已经被风吹得破损不堪。 泪眼盈盈眉黛攒:泪水盈满了双眼,眉毛也紧紧皱起。 忍别宫娥多少恨:忍受着别离的痛苦,心中充满了对皇宫中女子的思念与遗憾。 仓皇偏道没相干:在仓皇之中,我选择了逃避
珠箔碎,凤笙残。泪眼盈盈眉黛攒。忍别宫娥多少恨,仓皇偏道没相干。 赏析: 这首诗是近代词人吴湖帆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诗中的“珠箔碎,凤笙残”形象地刻画了夜晚宴会结束的景象,珠箔(指帘子)被打碎,凤笙的声音也消失了。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别离。接下来“泪眼盈盈眉黛攒”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氛围,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悲伤。 “忍别宫娥多少恨
【译文】 烟雾缭绕,细雨绵绵,花枝摇曳东风冷。独自登楼无人见,满怀愁绪春色又一年。 【注释】 ①捣练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②袅袅:形容烟云缭绕的样子。 ③绵绵:形容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④外:同“于”。 ⑤东风:春风。 ⑥断肠:悲痛到极点。 ⑦人不见:指独上小楼的人看不见什么人。 ⑧又今年:指又是一年春天到来的时候。 赏析: 《捣练子》是唐代教坊曲名,也是中唐以后流行的一种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