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淅淅,影萧萧。白雁南归入夜高。别梦路常迷菡萏,愁人窗怕种芭蕉。
捣练子·秋夜
声淅淅,影萧萧。白雁南归入夜高。别梦路常迷菡萏,愁人窗怕种芭蕉。《捣练子·秋夜》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注释:
- 淅淅:形容声音细碎而连绵不断。
- 萧萧:形容影子或风的声音,这里指月亮的影子随风摇曳。
- 白雁南归:形容大雁向南迁徙。
- 夜高:夜晚的天空很高。
- 别梦路常迷:意思是说,梦中的离别道路常常让人迷失方向(无法分辨东南西北)。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芭蕉:一种常见的植物,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