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注释】 哀山民:对山民的哀悼。 翁与徐:指作者自己。翁,丈夫;徐,同辈。 久无书:长时间没有书信往来了。 闻信后:接到消息之后。 涕泪当何如:泪水应当怎样流下来呢? 写池烟水暮:形容景色优美。 宛是,好像。 西川路:蜀中一带,这里泛指四川。 虚言楚客招:空口说白话来邀请。 终感向生赋:最终被《出塞》和《入塞》二赋感动。 向生,指汉乐府《出塞》和《入塞》,是两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篇。 【赏析】
交交谷鸟哀,郁郁涧松折。 山民无还期,春物失怡悦。 平生感斯人,难以常理说。 共智己则愚,忽巧众亦拙。 芳名信可垂,在世何寂灭。 含悽为卜兆,窀穸利兹月。 行当宿草生,当使我泪歇。 未知百年后,谁复耕此穴。 寄言苦吟者,勿弃摄生诀。 【注释】 1. 交交:指鸟鸣声。 2. 郁郁:山高林密貌。 3. 难:困难。 4. 常理:正常道理。 5. 共智己则愚:与自己聪明的人反而显得愚昧。 6.
注释: 北户:指窗户。 晓开北户得新晴,木末犹横一两星。 早上推开北窗,迎来了新的晴天,树上的枝叶还挂着几颗星星。 满地绿苔看不见,细花如雪落冬青。 地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连细小的花都像雪花一样落在了冬青树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小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晓开北户得新晴”,诗人一大早就推开北窗,迎接着新的晴天。这里的“晓开”和“新晴”都是形容天气的变化
注释: 杜鹃:又名子规,是一种鸟。 啼教花片委青苔:杜鹃的叫声像催人归去,它把落在地上的花片也衔来衔去,让它们落在青苔上。 若嫌此地非君土,今度归时莫要来:如果你嫌弃这个地方不是你的故乡,那么现在回去的时候也不要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头三月花开的景象和杜鹃的叫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去的不舍。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三月江头花开的景象
【注释】 晓雨微微洒物华:晓,早晨。晓雨,清晨的春雨。物华,即花木、花草、草木等,泛指春天的景物。 牵牛初发傍墙花:牵牛,即牵牛花,又名朝颜、漏天、露珠花等。 数声野鹤无寻处:数声,形容声音细微。寻处,寻找的地方。 楼西有竹家:楼上,即指诗人居处的楼阁。竹家,指竹林人家。 赏析: 首句写春晓之景,“晓雨”二字,写出了春日的晨曦,也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点。“微”字写出春雨之细腻。“晓”字写出春雨之早
【注释】 德安:地名。 峰头:山巅。 不住:不断。 起云烟:云雾飘动。 野水纵横:田野里水流纵横交错。 尽入田:全部流进田地里。 定是:一定是。 人家:这里指农家。 蚕事:养蚕的事。 末:未,时候。 道傍:路边。 桑叶:桑树枝条上的叶子。钱:古代的钱币单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小诗。首句“峰头不住起云烟”,描绘了一幅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山峰,云雾缭绕的美景。次句“野水纵横尽入田”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赏析时,首先指出“再过吴松”的字面意义:经过吴地的松江。然后分析其深层含义,最后指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 “江边无处觅天随,又趁斜阳过渺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松江边,抬头远望,但见天空和江水相接,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江水,因此说“无处觅天随”,这两句写出了松江之阔大。“又趁斜阳过渺弥”一句写诗人顺着夕阳的方向,继续前行
【注释】 宿国清:诗人的住所。国清,地名,在杭州。 禅关:禅宗讲求入定,所以有“禅门”之说,闭门打坐,可以入定,故称禅关。 风约:风吹拂。约,同“邀”,邀请的意思。 孤萤:萤火虫。 本为:本来是为了…… 饮茶:喝茶。妨睡:妨害睡觉。 早:晚。 强寻:强迫寻找。 诗句拟寒山:模仿寒山寺里的诗僧拾得写的《寒山子》之语,其内容为:“吾心似秋月,明朗无瑕疵。世人尽识我,知我心如水。不知寒山人,住寒山路
注释:中子山是一座寺庙,城墙被寒风吹得接近佛生,偶然来到山顶作山行。竹房空荡荡的,没有僧人在,我独自倚靠着栏杆听晚莺啼叫。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中子山的自然环境和寺中的寂静,以及作者独倚栏干、聆听晚莺的孤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净土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淡漠。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中子山是一座寺庙,城市的城墙被寒风吹得靠近了佛塔,偶尔来到这里攀登到山巅上散步。
诗句: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译文: 一观桃花盛开如同彩锦般绚丽,两堤上杨柳的绿叶比天上的云朵还要翠绿。 注释: ①一观:指四圣观。②红似锦:形容桃花色彩鲜艳,像锦绣一样美丽。③两堤:指两边的堤岸,这里指桃树和柳树。 赏析: 此诗描绘了四圣观周边的自然美景。首句“一观桃花红似锦”,通过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锦簇,形象地表达了桃花的艳丽和繁盛。第二句“两堤杨柳绿于云”则通过对柳树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