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诗句: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译文: 一观桃花盛开如同彩锦般绚丽,两堤上杨柳的绿叶比天上的云朵还要翠绿。 注释: ①一观:指四圣观。②红似锦:形容桃花色彩鲜艳,像锦绣一样美丽。③两堤:指两边的堤岸,这里指桃树和柳树。 赏析: 此诗描绘了四圣观周边的自然美景。首句“一观桃花红似锦”,通过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锦簇,形象地表达了桃花的艳丽和繁盛。第二句“两堤杨柳绿于云”则通过对柳树的描写
注释:山路上怀念翁卷(诗人自喻)卷起的袖子,品尝着苦涩的茶水,并不计较茶杯的轻重。刚晴的天空又下起了雷雨。独自坐在小亭子里看着青草,晚风吹过时会落下几颗未成熟的梅子。 赏析:此诗表达了一种对翁卷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困尝苦茗不论杯”描绘了翁卷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情趣的场景,表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第二句“天气才晴又有雷”则反映了翁卷生活的艰辛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午困 午困因书又见寻,自添茶鼎候微吟。 病身未觉春风暖,柳色无端日日深。 注释: 1. 午困:午睡 2. 因书又见寻:因为有书可看,所以又想找点事做 3. 自添茶鼎候微吟:自己添加了茶炉等待有人吟诗 4. 病身:身体有病的人 5. 柳色:柳树的颜色 6. 未觉春风暖:没有感觉到春风的温暖 7. 无端
诗句一: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译文: 头上戴着乌纱的官员穿着黄色的官袍,走在荒凉的原野上,看着落日,心中不禁感到害怕。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一位官员在荒凉原野上的孤独画面。"乌纱巾上"指的是官员所戴的乌纱帽,象征着其地位和权威;"黄尘"则形容了夕阳的余辉和原野的尘土,形成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 注释:使君主若美玉,未经雕琢。可惜已经埋藏了十年。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使君的敬仰和惋惜,使君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虽然珍贵但未被人发现。十年的时间流逝,使得这种美玉更加凸显其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2.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 注释:美好的征兆曾经让人入梦
注释:十年来,我在深山中采药修行,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道。春天到了,我找到了一片幽静的地方。虽然现在还有与你相遇的机会,但那已经是在绿树浓荫下,而不是在桃花盛开时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他十年来一直潜心修炼,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如今春天到来,他找到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即使有与旧日知己重逢的机会,他也选择了在绿树浓荫下相会,而非桃花盛开时节。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诗词的语言特点的掌握情况。答题时注意从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 “润陂山上作”,润陂山在浙江天台县北
【注释】 赠源长老归自湘中:赠送给源长老回湘中的诗。湘,湖南的别称。 白发半头寒未剃:头发花白,还没有剃去。 为人作画衣添黑:为别人绘画时衣服染上了黑色。 对客围棋爪甚长:下棋时手指甲很长。 不染世间如菡萏(hàn dàn):不被世俗沾染。 只留胸次著潇湘(xiāo xiāng):只保留胸怀中有潇湘的风韵。潇湘,指湘江和潇水,这里代指诗人的家乡湖南。 住山亦自年来懒:住在山中也懒得来。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为平水韵,第一、二两联的偶数句押韵,第三联则不押韵。 逐句释义: 1. 数日 - 数日:几天的时间 2. 秋风欺病夫 - 秋风欺病夫:指秋风似乎欺负着身体不适的人。这里的"病夫"指的是诗人自己。 3. 尽吹黄叶下庭芜 - 尽吹黄叶下庭芜:形容秋风把黄叶吹得纷纷扬扬地落在庭院中的草丛上。 4. 林疏放得遥山出 - 林疏放得遥山出:树林稀疏
池上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注释:早晨我来到秋池去行医,池上已是秋天了但不知道病情。用一棵树木犀花供应夜雨,清香已经转移到了菊花枝上。 赏析:诗人早晨来到秋池去行医,发现池边已是深秋时节,但他的病情却一点也不知道。于是,他只能到别处去寻找治疗自己的方法。他来到了一棵树木犀花那里,想要通过它来缓解自己的病情。然而,这棵树的花香气已经飘散到了菊花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