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译文: 此生虚度,与蠹鱼同处;白发难收,功业纸上。 辅嗣易学,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 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 注释: 1. 秋夜偶书:秋天的晚上偶然写的一首诗。 2. 谩与蠹鱼同:白白地和蛀书的蠹鱼一起度过了一生。 3. 白发难收:白发难以挽回,指时光已逝,功业未成。 4. 辅嗣易行:指三国时期的王弼的《周易》注,主张以简驭繁,行于世。
译文: 您游历宫廷已经三次迁升,我泛舟沧浪也两年有余。 早晨剑佩在朝中进献,晚上烟波里一船宿宿。 亲朋都在青云之巅,家乡的白日都抛在边陲。 如果告诉我这样的生活应该笑煞,我就结庐种芋开垦田野。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元丹丘时所作。首联以君游和己泛作起兴,言自己与友人元八虽处不同环境,但命运相同,都经历了宦海浮沉,都经历过仕途升迁,而元丹丘的仕途却比自己更为显赫。颔联写自己随元丹丘到朝廷去办事
【注释】 邑:县城。商榷:商议,讨论。 母:母亲。慈:爱护、关切。催:催促。扇枕:古代传说,晋朝时期,王献之的母亲在夜深人静时常常给他扇扇枕头,以解他白天的疲劳,使他能更好地读书。后来人们把这种母爱的体贴称作“扇枕温席”。 父老:指父亲。欲攀辕(quán):想要攀车而登。这里指父亲希望儿子能够有所建树。辕:车轮的中心,车前横木,也泛指车。 【赏析】 这是两首诗的序言
【注释】 岩有未有:山中有桂花树,但没有开。 观里闲寻:在道观中悠闲地寻找道士。 微雨过时松路黑:小雨过后,松林小路一片漆黑。 野萤飞出照青苔:野萤的翅膀闪着光,飞出青苔覆盖的地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山夜晚美景的小诗。首句写山中有桂而无花,次句写在道观中闲寻道士,三四两句写雨后的松林和野萤。全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会宿再送子野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注释: 会宿,指在朋友家中留宿。再送子野,再次送别子野。子野是陈师道的朋友,两人曾同游太白山,后子野因丧乱而南去,诗中写诗人再次送别子野。承,接受、领受。又承出郭,又一次出城。郭,外城。到贫家,来到一个贫穷的家里。度,度过。度年华,指人的青春年华
京华病后的诗句及其翻译 赵师秀的《京华病后》赏析 1. 久在京华损道心 久在京华,道心受损。故人难寻,思念升沉。 译文:我久居京城,失去了道心。老朋友难得相见,只能独自感受人生的起起落落。 2. 春楼卧病燕相伴 春楼卧床,燕子陪伴。湖边寺院,僧人吟诗。 译文:春天的楼阁中,我因病卧床不起,燕子也飞来陪伴着我。湖边的寺院中,僧人为我吟诵诗歌。 3. 三月不逢家信至 三月未收到家中来信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晴檐:晴朗的屋檐 - 夜淋浪:夜晚的雨水如浪涛般拍打着 - 儒臣:古代称官员为儒臣 - 建章:汉朝的行宫名,这里代指京城 - 扶国是:支持国家的正确政策 - 作身防:保护自己的安全 - 轻舟过处猿频断:轻快的小舟在经过时,树林里的猿猴频繁地跳跃 - 旧宅开时菊正黄:旧日的居所重新开放时,菊花盛开了 - 心事对床应细语: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与对方倾诉心事 -
寄茅山温尊师 赵师秀 【原文】 几度题诗寄入山,不知何处得书看。 莓苔石上秋吟远,星斗坛中夜拜寒。 鹤改新名呼未至,碑逢断刻打应难。 忆师每欲寻师去,芝术栽成自可餐。 【注释】 - 几度题诗寄入山:多次尝试通过诗来表达对某人的思念或寄托情感。 - 不知何处得书看:表示在特定的地点无法获得书籍阅读,可能是因地理位置或其他限制。 - 莓苔石上秋吟远:在秋天,坐在石头上的苔藓上吟诗
诗句释义 1 小壶纯素无文采:此句描述古壶的外观与质感。"小壶"指的是容量较小的酒器,“纯素”指的是没有华丽的装饰或图案,而“无文采”则强调其朴素无华。 2. 验是殷商物至今:这句表明这个古壶来自殷商时期。通过“验是”表示确认其历史价值,而“至今”表示它至今仍然被保留和珍视。 3. 损处怕教凡手触:此处的“损处”可能指的是古壶上的损伤或瑕疵,表达了担心这些损伤被非专业的人所触碰
【注释】 三月三日过弋阳:指诗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经过弋阳。 磨圆滩石几年浪:滩上的岩石被水流冲刷得圆滑光滑,像波浪一般翻涌。 丹尽江枫昨夜霜:江边的枫树一夜之间都被染成了红色,仿佛是涂上了一层霜。 已算中途当度腊:我算着已经到年底了,应该过了年节。 更怜抵舍未为乡: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已经到达目的地,却还没有回到故乡。 高眠旧有山中约:我过去曾经有过一个约定,要在山里睡觉。 只欠青骡道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