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赠邓汉卿’”,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语言等艺术手法。然后根据要求逐一分析。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邓汉卿的。首联“单独一身长不定,亦无书卷得相随”意思是:我一人独自漂泊不定,身边没有书籍可以相伴。这里用“长不定”来表现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而“无书卷得相随”则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颔联“忙过人世当闲日
【注释】 雕栏:装饰华丽的栏杆野客家:指非本地人 洗铜瓶插:用洗过并擦拭干净的花瓶插花 丽句:美好、华美的诗句。这里指谢脁的诗 午窗相对一杯茶:中午时分坐在窗前喝茶 【赏析】 叶侍郎送红芍药 雕栏迎夏发奇葩,不拟分来野客家。 自洗铜瓶插攲侧,暂令书卷识奢华。 旧游尚忆扬州梦,丽句难同谢脁夸。 应被花嗔少风味,午窗相对一杯茶。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叶侍郎的朋友送的芍药的赞美之情。
诗句解释: - 空斋兀兀难消日,况入中年睡亦疏。:“空斋”指的是作者的书房,“兀兀”形容作者孤独无聊的样子。由于已经年过半百,再加上长时间坐着写作或阅读,所以睡觉也显得特别不踏实,难以安眠。 - 洗釜煮蔬留客饭,卷帘移菊看人锄。: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常有宴饮、交流诗文的习惯,这里描述了一幅温馨的场景:作者亲自下厨准备晚餐招待客人(洗釜),同时欣赏着客人劳作的情景(移菊看人锄)。 -
注释: 1. 借居湖上(我)出仕归来,仍然贫贱如旧,只能在湖畔暂住。 2. 借园偶近画桥居(我的住所)纵观不用春携酒,清坐何妨夜读书。 3. 港小只通闲客棹,树低多碍故人车。(湖上的小船)向时城里缘尘土,久欲湖边住岁馀(以前在城市中因尘土而困扰,一直想住在湖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出仕归来贫似旧”开头,描绘了自己回到湖边的贫穷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1)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意思是:有时散步在水边的亭子里,到处是和煦的春风,门户都不关闭。 (2) “飞絮伴人衰鬓白”,意思是:飘飞的柳絮伴随人的衰老的头发,都变成了白色。 (3) “远山学我道衣青”,意思是:远处群山学着我的道士衣服一样苍翠。 (4) “迢遥更入烟霏去”,“迢遥”指高远、遥远。“烟霏”指烟雾弥漫
孤山寒食(注:这首诗应出自《寒食诗二首》之一,但此处只提供了前两句) 二月芳菲在水边,旅人消困亦随缘。 注释:春天的景色美丽迷人,在江边的水边,旅人感到疲惫也会随之消散。 赏析:这句描述了春日里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 晴舒蝶翅初匀粉,雨压杨花未放绵。 注释:晴天的时候蝴蝶翅膀舒展开来,就像涂抹了一层薄薄的粉色;雨水压过杨花还未开放,显得有些柔软。 赏析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此句出自宋代诗人赵师秀的《送翁卷入山》。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号灵渊,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为“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词原文: 已送山民归旧庐
多景楼晚望 落日栏干与雁平,往来疑有旧英灵。 潮生海口微茫白,麦秀淮南迤逦青。 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 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 【注释】 落日:太阳西下。栏干:栏杆。英灵:英雄豪杰。 潮生:潮水上涨。 远贾:远方的商贾。泊船:停船。 指:指点。瓮:酒坛。 残风:傍晚时分的凉风。 【赏析】 《多景楼晚望》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首联写景,次联写人,以景衬人;三联写物
《呈蒋薛二友》 半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重上天台看海涛。 注释: 中夜:深夜。 入緼袍:穿上毛皮衣。緼(fú)袍:用丝麻等织成的袍子,泛指裘服。 山茗:山野的茶。 香醪:“酒香”,指美酒。 鸟飞竹叶:鸟儿在月光下飞舞。 霜初下:霜花刚出现。 人立梅花:诗人站立的姿势像梅花一般挺拔。 无欲:没有欲望。
姑苏台作 何人可与话登临,徙倚危栏日又沈。 千古苍茫青史梦,一年迢递故乡心。 天无雨雪梅花早,地有波涛雁影深。 为是夫差旧台榭,愁来不敢越人吟。 译文: 姑苏台,你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如今只有我一人独自站在这高高的台阶上,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愁绪。 那千古以来,我们只能在史书中看到那些辉煌的历史,而无法亲身经历。每当夜幕降临,我总是想起那个遥远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