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
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电谢波流似六首 ``` 【其一】 弄翰然脂咏玉台,青编粉指更勤开。 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 注释:挥毫泼墨吟咏着华丽的宫殿,翻开了那本青绿色的书册,用手指轻轻翻阅着它。我奇怪自己竟然如此沉迷于读书的爱好,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位女性秀才的身份。 【其二】 世情搬演栩如生,空际传神着墨轻。 自笑争名文士习,厌闻清照与明诚。 注释:世上的人情冷暖被演绎得栩栩如生
这首诗是马先之的一首属题诗稿。以下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先公宿许老门生,行谊文章异俗情。 - 注释:先公(先父)在许老处学习,品行、志向与文章都与众不同。 - 赏析:这里的“先公”指作者的父亲或者祖父辈的人物,他们在一个地方或学校里受到熏陶,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和才能。而“行谊文章异俗情”则是指他们的品德和文章风格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2. 旷世心期推栗里,故乡宗派守桐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的《己卯除夕》。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赏析: 1. 别岁依依似别人,脱然临去忽情亲。 注释:与旧岁告别,依依不舍,好像别人一样;忽然间离去,却突然觉得亲情深厚。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与旧岁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突然离开时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变化,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也反映了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寸金那惜平时值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译文: 这诗描述了诗人对春天、离别和过去的怀念之情。他感慨自己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易地表达情感,而是变得沉默而深沉。他看着天空中的星星,心中充满了疑惑和迷茫。他听到夜晚的笛声,感到自己的魂魄仍然被触动。最后,他决定用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声音
辛巳除夕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注释】 ①辛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正月。 ②“烟火”一作“灯烛”。 ③历:历法;岁:指一年。 ④老:指老年人。 ⑤拊:击打。缶:瓦制的乐器。 ⑥“永夜”句:意谓在漫漫长夜里,人们只能以酒为伴,以歌相慰,直到生命的尽头。 ⑦升平:太平盛世。
以下是对《答悌芬》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诗句释义:海内文章孰定评,观书月眼子能明。 - 海内文章孰定评:海内(即中国)上的文章,到底谁的评价最为准确? - 观书月眼子能明:通过阅读书籍,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能被洞察清楚。 2. 译文: - 海内(即中国)上的文章,到底谁的评价最为准确? - 通过阅读书籍,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能被洞察清楚。 3. 注释: - 海内:指中国。 - 定评
这首诗由五句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1. "傍晚不适意行" - 描述傍晚时分,诗人感到不愉快的心情,决定外出走走。 译文:在黄昏时分,诗人心情不佳,决定出门走走。 2. "渐收残照隐残峦" - 描绘夕阳逐渐落下,景色被山峦遮挡的情景。 译文:太阳即将落山,晚霞映照着山峦。 3. "鸦点纷还羡羽翰" - 用鸟儿飞翔的景象来比喻诗人想要飞翔、逃离现状的心情。
庚辰除夕 曾闻烧烛照红妆,守岁情同赏海棠。 迎送由人天梦梦,故新泯界夜茫茫。 污巵敝屣行将弃,残历寒炉黯自伤。 一叹光阴离乱际,毋庸珍惜到分芒。 注释: - 曾闻烧烛照红妆:曾经听说有人用蜡烛照亮新娘的妆容,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场景。 - 守岁情同赏海棠:守岁的人们心情与欣赏海棠花的人一样愉悦。守岁是指旧岁结束,新年到来时的一种习俗,人们会在除夕夜熬夜迎接新年。 - 迎送由人天梦梦
中秋日阴始凉 肉山忽释火云忧,爽气登教滞暑收。 月淡翻输常夜皎,风凉趁作后时秋。 老知节物非吾事,馋愧杯盘与妇谋。 乍对书灯青有味,何劳高处望琼楼。 译文: 中秋时节,天气开始转凉,乌云消散,阳光照耀着大地。月光虽不如常夜明亮,但秋风已带来了秋天的凉爽。年岁已高,深知节日里的种种喜庆并非自己所能参与的,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虽然心中有些贪嘴,但看到妻子忙碌于准备食物,感到愧疚。现在坐在书房中
吉安逆旅作 听雨居然此亦缕,潇潇心上合添秋。 空因居独生深念,未为闲多得小休。 清苦数峰看露立,蒸腾一突对冥搜。 眼前风物无堪恋,强挽诗人七日留。 注释: 1. 吉安逆旅作: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吉安逆旅(旅店)的即兴之作。逆旅,即旅途中的旅馆。 2. 听雨居然此亦缕:听到雨声,仿佛是一缕细细的丝线。形容雨声细密而连绵。 3. 潇潇心上合添秋:秋风萧瑟,心情也随之变得凄凉。 4. 空因居独生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