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
【赏析】 贺张百熙60寿联,为清代文人杨守敬撰。上联以楚臣喻指张百熙,下联以司农喻指张百熙,上下联皆称颂之词。全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楚国名臣”:指张百熙(1859-1941),字子嘉,号蒿父,湖南善化人(今湖南长沙县)。清末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国子监祭酒、管学大臣兼礼部尚书、署理大学士等职。其一生致力于维新活动,曾参与戊戌变法,后遭袁世凯排挤,出京南归。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复三代教育宏规,遗烈犹存,黄金合铸鸱夷子; 行同伦、书同文、车同轨,创万国交通主义,功名未竟,绛帐空悲马季长。 注释: 1.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指的是古代的三所学校,即学校制度。 2. 复三代教育宏规:指恢复古代的教育制度。 3. 遗烈犹存:指古代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 4. 黄金合铸鸱夷子:比喻用黄金铸造一个鸱夷子的形象。 5. 行同伦:指行为一致。 6. 书同文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诗歌内容。此诗为挽张百熙的联,“考昭代名贤,共仰遗风同纪阮”意思是:考察昭明时期的名人贤士,共同仰仗他们的遗风和风范;“变法难于戡乱”,意思是:变法很难像平定战乱那样容易。接着要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爱士”“遗风”,是本句的关键词,其中“遗风”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好作风、好传统,“爱士”指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护。“湘中诸老”,是本句的关键词,其中“湘中”泛指湖湘一带
注释: 退赇兢、进廉直,古大臣之风,忠告空余遗疏在; 前庚子、后戊申,授庙堂二策,追思足令举朝哀。 挽张之洞联 退赇兢、进廉直,古大臣之风,忠告空余遗疏在; 前庚子、后戊申,授庙堂二策,追思足令举朝哀。 译文: 张之洞(张文祥),你一生为官清廉正直,这是古代大臣的风范,你的遗言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你的忠告还留在世人心中。 你在庚子年和戊申年间两次被朝廷任命为重要官职,你为国尽心尽力,令人敬佩
章华是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化大变革时期坚持传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历程。以下是具体介绍: - 生平背景 - 家世经历:章华生于清朝末年,卒于民国中期。他亲眼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和异族的入侵,这一历史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 文学成就:他在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不仅记录了所见所闻,也反映了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 - 艺术特色 - 诗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