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释义】:本篇是一首描写鸟巢的诗。 “白鸲鹆”句:白鷁(ɡuì,一种小鸟)来筑巢,春秋两季都要记下来。 “皓皓其翎”句:洁白而高耸的羽毛,哪能不让人珍爱它呢? “我在幕中”句:我躲在帷幕之中,实维眦之。 “不贡于廷”句:不去朝廷献上,拚然起之。 赏析:此诗为赋禽之作,写白鷁筑巢、鸣啭等情状,生动形象,细腻逼真。 首句写白鷁来筑巢,这是对白鷁习性的了解,也是全诗的开端。
【注释】 挽张元超:写诗来哀悼张元超。 富于古黔娄(黔娄:春秋时鲁国人,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比自己更富于高尚的品德,像古代的黔娄一样。 健同魏叔宝:(叔宝:隋文帝杨坚的孙子,名谅,字叔宝)和魏叔宝一样健壮,意志坚强。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同类,同伴。):他们的为人,像这样吗? 怜毕世遭逢,抱伯道痛,怀荀粲悲(伯道:三国时代蜀汉大将关羽。荀粲:三国时代魏国文学家、书法家。)
孙夫人祠 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 注释:孙夫人,指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孙坚与袁术争夺荆州时,孙尚香被送给了刘表。后来,孙策在江东起兵反抗,孙尚香被送到了江东,嫁给了孙权。孙权称吴王后,孙尚香被封为皇后。公元229年,孙权去世后,孙鲁子继位,即孙亮;孙鲁子去世后,孙休继位;孙休去世后,孙皓继位。由于孙皓荒淫无度,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注释:这两句是说:青藤书屋的桥联未必就是“玄关别名教”的意思;但书屋的门户却可以孕育出如山如河的宏伟景象。 赏析: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的楹联,表达了作者对青藤书屋的喜爱之情。上联“未必玄关别名教”,意指虽然青藤书屋可能与一般私塾无异,但却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不一定局限于传统儒家教育。下联“须知书户孕江山”,则强调青藤书屋作为学问之地,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注释】 城隍庙:供奉城隍神的庙宇。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湖光山色,绵延八百里,真是不知是什么时候的画卷。 十万家烟火:指繁华城市。 尽归此处楼台:指这繁华的城市,所有的人家,都集中在这座城楼之中。 【赏析】 《城隍庙联》:此联为杭州西湖孤山城隍山上一亭柱对联。上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句,写湖山景色之壮观。下联“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句,写人烟稠密,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诗句原文: 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 假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不? 注释解析: 1. 五月莲花塞浦头 - “五月”指的是夏季的五月,“莲花”指荷花。“塞浦头”指的是古塞浦的入口或边陲。此处可能描绘了五月在塞浦头的莲花盛开的景象。 2. 长竿尺柄挥中流 - “长竿”和“尺柄”指的是长杆状的工具,可能是用来挥舞的工具。“中流”指的是河流中间的位置。这句描述了使用工具在河流中间挥舞的场景
叶子肃诗序 有人学习模仿鸟类的叫声,其声音虽类似鸟,但性格与人类无异;也有鸟儿学习人类的语言,声音是人类,但本性却是鸟儿。这是否能够确定人与鸟之间的差异呢?现在的诗人,与他们有何不同?不是来自自己内心的体会,而是单纯地抄袭别人所曾言及,说某篇是某种风格,某篇则不是;某句话像某人,另一句又不像。尽管他们极尽工巧之能事,却也不免于被比作鸟儿般地为人言传。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他的性情直率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 - 诗句解释:龙山子在住宅的东北角建造了一座楼,并且将周围的竹子稍微借用过来,用来撰写书籍和追求学问。他邀请友人在此楼内欢聚一堂,享受欢乐。因此,这座楼被称为“借竹楼”。 2. 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借竹楼记 “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输出译文,并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最后,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并在文末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 阳明洞 - 阳明:通常指光明、明亮或太阳,这里可能指的是洞天光明、洞天明亮的意思。 - 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阳明洞的景色或氛围。 第二句: 小 - 小:表示规模较小,这里可能指的是阳明洞的面积或规模不大。 第三句: 名为道流芳 -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