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注释: 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我的身体像浮云一样,没有归宿地飘荡。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又像一只孤雁,不停在低垂的蓼花上停留。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路边的青草很多,却默默看着岁月的变迁。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田野里的兰花也有,它们将香气留在泥土中。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难道是造物者有意要使它们孤独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独处时所作。他以浮云、孤雁
秋宵辞 其十 清秋薄湖山,蒲柳生寒烟。 怅望荷花中,谁家鸣筦弦。 岂复念伊人,孤影芙蓉边。 吸风咀月露,照水时自怜。 暗怀夜光宝,长吁不成眠。 注释: - 清秋:秋天的凉爽气息。 - 薄:轻薄,指天气凉爽。 - 湖山:湖面和山上的景色。 - 蒲柳:蒲草和柳树,指湖畔的风景。 - 寒烟:寒冷的烟雾。 - 怅望:因怀念而感到惆怅地眺望。 - 荷花中:荷花盛开的地方。 - 谁家:询问是谁在演奏乐器。
注释: 碧桃啊,你的花瓣落下了,青鸟飞去春意寂寞。 风停了,雪停了,我望着天空的一角,想念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山中遥望远方所做,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碧桃兮花落”,碧桃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叹;“青鸟去兮春寂寞”描绘了春天的寂静和孤独,青鸟的离去让春天更加寂寥,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也表达了他的无奈。 次句“风止兮雪霁”,雪后天气转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 - 关键词:长天、远水、极目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宽广且深远的画面,天空和远方的水面相接,视线所及之处只有一片迷蒙的烟雾。 第二句:“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 - 关键词:暮鸿、悲鸣、霜林、万叶黄 - 注释:黄昏时分,大雁独自在天空中悲鸣,周围的霜林在秋日下显得更加金黄色。 第三句:“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 - 关键词
空山寂无人,出门但明月。 注释: 空山:空荡的山。寂无:没有人声。 赏析: “空山”指山势空旷,没有其他树木和人烟;“寂无”表示寂静无声,没有生息。这里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秋夜景象,月光洒满了整个山谷,显得格外清冷。 悲哉谁与论,对此一愁绝。 注释: 悲哉:悲痛啊。谁与论:谁能与我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呢? 赏析: “悲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谁与论”表示没有人能理解或分享他的感受
注释: 秋宵辞 其七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 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 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秋宵辞·其二》。这首诗以青松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幽静清远的画面。诗中以青松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这句诗的意思是"渺小的青松啊,高高地耸入九重天。"这里用青松的形象来形容自己
【注释】: 希夷堂:作者自号,以希夷为堂名,表示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志向。 道人:作者自称。 泯耳目:指心无杂念。耳听八方而心无欲念,即所谓“内观”功夫。 萧然:寂静的样子。 自如:自己觉得舒适自在。 脱羁束:摆脱束缚。 扶桑:古代传说日出之处,这里借指太阳。 昆崙:昆仑山,在今青海和甘肃之间,这里指西方极乐世界。 青牛过关: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骑着青色的牛过关。 三叠:《琴经》载,琴有十三徽
【释义】 秋色凄清,令人心寒。银河高悬,望不极远。万籁俱寂,只有秋风萧萧。云花飘渺,月影清冷而孤独。一雁栖宿在沧洲,群萤飞过断桥。仰望苍松之枝,黯然神伤,无以自聊。 【注释】 (1)沧洲:水边平地。 【赏析】 《秋宵辞》,乐府《杂曲歌辞》。《秋宵辞》是宫体诗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秋夜景象和心情。开头四句描绘了秋夜的凄凉、寂寞。“秋色何凄凄”,秋天的景色是多么凄清啊
【注释】 1.月华明如许:皎洁的月光照映得如玉般明亮。 2.秋色清可掬:秋天的色彩清新可爱,令人想捧在手心。 3.小立西湖道:在西湖边站立着,望着四周的景色。 4.弥漫芰荷绿:水面上荷叶和莲花的绿色弥漫开来。 5.造物不可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 6.英雄受凄凉:英雄们承受着人生的凄凉。 7.娇騃饱粱肉:年轻的女子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 8.湖山却见知:虽然湖山被世人遗忘
【注释】挹:吸取。爽:清爽、清高。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笔架山中隐居时,晨起的观景和感怀。首二句写山居环境;三、四句写早晨景色;五、六句写晨兴后的观感;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全诗写得清新俊丽,意境优美。 第一句“高人今居笔架山”,是说现在自己住在笔架山中,过着隐逸的生活,用“今”字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第二句“苍烟冥蒙常风寒”,是说苍烟茫茫笼罩着笔架山,常常刮着刺骨的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