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句翻译,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本诗是寄给远方友人的一首抒情诗。首联写自己与彭鹤林分别在何处,颔联写彭鹤林所在的地点,颈联又写与彭鹤林离别的情景,尾联则写自己思念友人之情。全诗以“思”字贯穿,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答案】 在彼无诸①
【注释】 暑热:指酷热的天气。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比喻在炎热的夏天,有的人躲避炎热而避开人群,有的人则喜欢凉爽而独占阴凉处。这里用“玉友”、“竹奴”分别代指躲避炎热的人和喜欢凉爽的人。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意思是说,在炎炎夏日,有人想听清高脱俗的诗词,但又有谁会真正地吟诵它呢? 【赏析】 本诗是作者对当时官场生活的真实写照。首联以人喻物,形象生动;颔联用典,含义深刻;颈联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这是一首描写西林入室的歌,通过描绘各种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有一明珠光烁烁,照破三千大千国。”描述了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它的光芒足以照亮整个宇宙。这里的“明珠”象征着佛法中的“智慧”,而“三千大千国”则是指佛教所倡导的极乐世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中智慧之光的赞美和向往。 第二句“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则是说
青华吟 罗浮山中春昼长,风吹兰花满面香。 博山香断一攲枕,飞神直到玉帝旁。 火铃将军同直舍,忽觉羽衣惊羽驾。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简龙墀下。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堕红尘如此久。 袖藏一卷玉雷书,进前再拜重稽首。 今朝天开九虎关,乃将见帝玉盘颜。 令臣奏毕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难。 此时侍仙小黄散,手执金书贴玉版。 精神缥缈素光中,不觉琼文照心眼。 于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龙台昏。 脚拨南辰开地脉
【注释】: 锦阁:华丽的宫殿。宸(chén)书:皇帝的诏书。丽天:美丽的天空。丹凤翥(zhù):神鸟凤凰飞翔。竹炉:一种用竹子制成的火炉。旃檀(zhān tán):一种香名。中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为黄钟之宫音。曲罢:演奏结束。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朝”通“潮”,指大海。帝所:皇宫。 【赏析】: 此诗写一个宫女在宫廷中的一次演奏。首联写宫中景色。次联是具体描写。三联写演奏时气氛
这首诗是唐代李贺的《木郎祈雨咒》。诗中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以祈雨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农民的同情。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乾晶瑶辉玉池东,盟威圣者命青童。掷火万里坎震宫,雨骑迅发来太蒙。 乾晶瑶辉玉池(即天池)东,指日出东方,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盟威圣者(指古代帝王或仙人)命青童(指年轻的仙人)去祈求下雨。 掷火万里坎震宫(即天庭),指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也暗示着力量和威严
武夷歌 天下的武夷,是第一山;溪流中升腾的真气,与大王的天柱相连。 不知何年中秋,玉帝赐宴曾孙;幔亭结着彩云霞,彩桥跨过彩虹霓。 欲寻仙人遗迹,挖掘地灵;溯洄乘舟登山,陟险杖藜。 身轻欲飞上羽翰,扪烟萝而攀天梯;下视人间世界渺远,但见乱峰参差相高低。 龙洞通天池,岩鹤舞双翎;铁骨藏玉匣,玉蜕和香泥。 月浸观音石,恍见金身现普陀;风号玉女峰,疑是湘江虞妃啼。 仙馆学堂里,闻读书声;丹炉茶灶旁
【赏析】 此诗为赠叶神童之作。倪昭卿(1075—?),字子开,号白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二年(1079)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常博士、国史编修官等职,曾上疏论事,得罪当道,被贬知吉州泰和县事。后改知袁州宜春县事。有《白云先生诗集》。 叶神童(1126—1183年),名自清,一字圣求,号灵素子,福建闽清人。少好神仙之术,隐居于武夷山九曲溪畔的三仰峰下,结庵而居,人称“叶真人”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主要描述了炼丹的过程和结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万法归一歌 金丹大药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匮。 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袄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
注释:月光淡薄,笼罩着苍劲的松树;清澈的溪流轻抚着修长的竹子。月亮高悬在天上,水深得连蟾蜍都无法设置,只能长伴道人住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桐柏观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淡月笼苍松”、“清流蘸修竹”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月色、松林和溪流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