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注释】 制锦堂:旧指官家织造的彩缯,也泛指富贵人家。 闲:闲暇。 种放:东汉人,隐居不仕,学道成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陈孔目(名不详)的府第上作客时,有感于陈孔目之才而写的。 首句“制锦堂前万事闲”是写陈孔目府中清静无事的景象。制锦堂,即织锦的作坊,这里代指陈孔目的府邸。“万事闲”三字,写出了陈孔目府上的闲适气氛。 次句“掉头来入武夷山”,是说陈孔目一有空就到武夷山去游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首句“日射新苔铸绿钱”,以新颖的想象表达了阳光对新长出的苔藓的影响。这里的关键词“日射”和“新苔”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和谐共生。阳光透过新的苔藓,仿佛在铸造出绿色的货币,这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的一种象征。 次句“山耸花屏草刺毡”,则通过具体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中。这里的关键词“山耸”
【注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古老锥:指古代的锥子,比喻锐利的目光。钟离老:即钟离子。 白话译文:你那双明亮的眼睛如同锋利的锥子,手持大钳锤子。 突然找到了钟离子,捉住他长髯问道是谁。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钟离子”来喻指陈先生,以钟离权为典故。诗的前两句是说陈先生的双眸如锐利的锥子一样,他的双手如大锤一样有力,他能够抓住人。后两句写陈先生在寻找到钟离之后,就捉住了这个人问他是谁
以下是《题莫干山》的逐句释义: 1. 封到半天烟霭间:描述诗人仿佛被封禁在半天的烟雾和云霭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 2. 一卷仙书一粒丹:表示拥有这样一卷神秘的仙书就如同得到了一颗长生不老的丹药一般珍贵。 3. 城南城北无老树:描绘了莫干山周围的景色,强调其自然之美,没有树木凋零显得格外清新。 4. 又吹竹笛过前山:描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有人在山上吹着竹笛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题胡子山林檎坡 - 注释:此诗为题咏胡子山之景。 洞宾踢碎金葫芦 - 注释:洞宾是道教中的人物,此处指代道士,象征其高深莫测。金葫芦常用来比喻宝物或者秘密。 - 译文:道士像踢碎一个金葫芦一样轻易地破坏了某种秘密或宝物。 夜半姮娥下蕊珠 - 注释:姮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神,这里指月光。蕊珠是指珍贵的珍珠或者宝贝。 - 译文
注释: 青女,指天空中的云。酿雪方,指云彩凝结成冰的过程。雪儿,指雪花。曲露为浆,指云彩凝结成的霜露。一朝雪熟,指云彩凝结成的雪。飞廉醉,指飞廉鸟因雪而陶醉。酘得东风一夜狂,意为春风使得东风猛烈吹拂,使得大地回暖,使雪花融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诗人以“青女怀中酿雪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云彩凝结成冰的过程,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雪儿为曲露为浆”
【注释】 上清宫:在今安徽省歙县。 方丈后亭:即方丈寺后面的楼亭。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意思是说月亮落下的时候,有猿猴的叫声传来;竹竿摇动起来,就吹起阵阵清风。 还他:指作者自己。 方丈拙庵翁:方丈是和尚住的寺庙,拙庵是简陋的庵堂。 【译文】 上清宫后面方丈寺的亭子,猿猴啼鸣着月亮落下了,几枝修长的竹子摇曳着吹起了一阵清风。夜静下来,无人知道这美妙的感觉
诗句解释: 汞虎铅龙炼气神 - 汞虎: 汞,在古代道教中常被用作炼丹的原材料之一。"汞"在道家修炼中代表的是阳刚之气,而"虎"则是力量和勇猛的象征。在这里,“汞虎”可能指的是通过炼制汞这种金属来激发出强大的阳气。 - 铅龙: 铅,在道教中也常常作为炼丹的重要材料。"铅"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能够吸纳阴邪、净化身体的物质,与"龙"一起使用,象征着阴阳调和、五行相生。 - 炼气神: 炼气
【注释】: 凝神爽气炼金丹,七返从来有七还。--炼养功夫,以心凝神、气爽体正,才能炼成真阳之丹,此是道家养生之道。七返者,道家修炼的七个阶段,从一至七,依次为初结丹、结上黄、结中黄、结下黄、结成黑、结成白、结成青。此诗前两句说炼丹要“炼”得心正意诚,修得清静无为,才能炼就纯阳之丹;后两句说修炼到了第七个阶段(结上黄),才真正进入道境,不知自己已不在人间,身在何处了。 昨夜一声雷霹雳
注释: 无争之棋两三局,自劝之酒一二杯。 意思是说,在棋盘上没有争斗,我喝几杯酒自娱。 但且任么随俗过,丹成云鹤自然来。 意思是说,只要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就好。等到我的丹药炼成,自然能飞升成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境界的诗。诗人以围棋和饮酒为比喻,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他主张“无争之棋”,即在人生的棋局中,不与人争斗,只求自得其乐;他提倡“自劝之酒”,即在人生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