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
【注释】 夹屋:指夹在两山壁之间的屋子。青松:指松树。长数围:指树干长得有几围粗。僛僛:形容树木的枝干随风摇摆的样子。幽禽:隐士的禽鸟。叶底:树梢之间。时引:不时地发出。残声:不悦耳的声音。过别枝:飞到另一树枝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寺中幽静的景色,通过描写寺内几株高大、苍劲的松树,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写寺中的古松。“夹屋”,指夹在两山壁之间的屋子;“青松”指松树
注释: 刘阳归鸿阁:刘阳是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归鸿是指南飞的大雁,阁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用于藏书和供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住所。 帘卷晴空独倚阑:帘子收起了,晴空万里。独自倚在栏杆上。 冥鸿点点无无间:冥鸿是大雁的别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雁飞过,点点滴答,没有间断。 秋风注目无人会:秋风看着这些飞过的大雁,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 时与白云相对闲:时而与白云相伴,悠然自得地度过闲暇时光。
【注释】 度关山,循九州:指巡视全国。省耕宽徭询明幽:检查耕种,减轻百姓的负担。 【赏析】 《古乐府》:古代民歌,内容多为民间生活和风俗人情。本篇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乐府诗。“度”即巡视。这首诗写诗人巡视全国时的感受。首二句写巡视全国。三、四句写对老百姓的体恤关心。五、六句写百姓的苦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至八句写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与关切,最后归结到人民的疾苦上来。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1 书斋自儆:书房里自己警醒。 2. 画前有易不知易:在画前的易经,不知道易经的真谛。 3. 玄上求玄恐未玄:在“玄”之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真理,担心达不到真正的深度。 4. 白首纷如成底事:到了晚年,许多事情都是徒劳无益的。 5. 蠹鱼徒自老青编:蠹(dù)鱼是蛀书的虫子,比喻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译文: 书房里自己警醒, 面对画前的易经,却无法理解其深意。
【注释】 吕不韦:春秋时期卫国商人,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曾为秦国丞相。秦市金悬鲁史修:指吕不韦在鲁国时主持编撰《战国策》。措辞当日两难求:指当时各国君王面对吕不韦提出的合纵连横的策略时,很难作出决定。书传果在西迁后:指后来《尚书》等经典书籍由魏国迁移到秦国。锥口诸儒:指当时的学者们。休:停止,罢休。 【赏析】 这首诗是吕不韦为鲁国国君出使秦国前写的一篇辞行文
萱草 萱草(即忘忧草)花开十日余,花繁日日倍于初。 朝开暮落终非计,栽活青松渐剪除。 注释: 1. 萱草:忘忧草 2. 十日余:十天多的时间 3. 渐剪除:逐渐被修剪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萱草的诗,诗人通过对萱草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萱草花开十日余”,描绘了萱草开花的景象,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希望。次句“花繁日日倍于初”,则进一步描绘了萱草花朵数量的增加
以下是对《八翁吟十首》逐句释义: - 磻溪溪畔钓鱼翁:描述一个在磻溪边垂钓的老者。 - 濯缨溪水听溪松:在濯缨溪边洗涤衣帽,倾听溪边的松涛。 - 龟猷未告非熊兆:表示通过占卜预测未来,可能不是正确的征兆。 - 渔蓑堪笑老龙钟:表示渔夫的蓑衣虽然破旧,但他却依然保持着幽默的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事已高却依然热爱自然、享受闲适生活的人物形象。他乘坐篮舆出游,与自然中的白云、溪边老人为伴
卷耳解:卷耳草,即“菟丝子”,又名“菟丝蔓”、“天罗子”。一种攀缘植物。其茎柔软,卷曲如耳状,故名。 闺阃诚难与国防:闺闱(内室、内房),阃(门限) 默嗟徒御困高冈:默嗟,默默叹息;徒御,指随从侍从;困高冈,困居山岗之上,处境艰难。 觥罍欲解痡瘏恨:觥罍,盛酒器具;痡瘏,形容痛苦的样子; 采耳元因备酒浆:耳采,古代的一种美容术;备酒浆,准备酒菜。 注释:卷耳草,也就是“菟丝子”
注释: 我欲:我想要。 木叶疏:指庭院前的树木叶子稀疏,已经凋零。 病枝衰蔓:枯萎的树枝和蔓延的藤蔓。 手披除:用手除去这些枯枝败叶。 从今:从现在开始。 燕坐无通塞:在宽敞明亮的室内安安心心地坐着。 来往风烟任卷舒:无论风吹还是烟雾缭绕,都随心卷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庭院前树叶的飘落和枯萎的树枝,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注释】 含云寺:在今四川江油北,唐时为南宗禅的发源地。 书事:记述某件事。 山前咫尺市朝赊(shē),垣屋萧条似隐家。 山前:指山的前面。咫尺:很近的距离。市朝:市集和朝廷。赊(shē):遥远。 垣屋:围墙。萧条:冷落。 似隐家:如同隐居在家一样。 过客:来来往往的人。不须:不必。携鼓吹:携带乐器鼓乐之类。 野塘:村边的池塘。鸣蛙:青蛙叫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含云寺时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