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
锦堂春/锦堂春慢 中秋 译文 露掌秋天的深,花开的时间很长,那堪此晚晴天。 正纤尘飞尽,万籁无声。 金镜开奁弄影,玉壶盛水侵棱。 纵帘斜树隔,烛暗花残,不碍虚明。 美人凝恨歌黛,念经年间阻,只恐云生。 早是宫鞋鸳小,翠鬓蝉轻。 蟾润妆梅夜发,桂熏仙骨香清。 看姮娥此际,多情又似无情。 注释 - 锦堂春: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画阑人寂,喜轻盈照水,犯寒先拆。" 这句话描述了画栏杆边无人,梅花却独自盛开,在寒冷的天气里率先开放。 "袅芳枝、云缕鲛绡,露浅浅涂黄,汉宫娇额。" 这句话描绘了梅花枝条袅娜,如同云中的丝线,露珠轻轻涂抹在花瓣上,使得它们呈现出黄色,就像是汉宫中的女子的脸庞一样娇美。 "剪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七夕夜晚的景色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锦堂春/锦堂春慢 七夕 桂嫩传香,榆高送影,轻罗小扇凉生。 正鸳机梭静,凤渚桥成。 穿线人来月底,曝衣花入风庭。 看星残靥碎,露滴珠融,笑掩云扃。 彩盘凝望仙子,但三星隐隐,一水盈盈。 暗想凭肩私语,鬓乱钗横。 蛛网飘丝罥恨,玉签传点催明。 算人间待巧,似恁匆匆,有甚心情。 注释: - 锦堂春:可能是诗的题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中,“妾似春蚕抽缕”意思是我像春天的蚕一样吐丝结茧;“君似筝弦移柱”意思是你像筝上的琴柱一样,在筝弦上滑动;“无语结同心”意思是我们没有言语表达彼此的心意,只有心心相印,“满地落花飞絮”意思是地上满是落花和飘飞的柳絮;“归去”意思是回家去吧
【注释】 金盏子:唐时宫廷酒器之一,形制像盏而小。 雨叶吟蝉:以雨叶声喻蝉鸣。 露草流萤:以露草萤火虫的光暗比喻月光的明暗。 岁华将晚:时光已晚。 对:面对。 无眠:睡不着觉。 甚处画角凄凉:何处传来凄厉的号角声呢? 西楼外,斜月未沈(shēn):西边的楼阁之外,还未沉没的月亮。 雁行吹断:形容风急,雁阵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盈盈洞房泪眼:泪水盈满了洞房。 过秋纨扇:比喻自己容颜憔悴。
【译文】 扫荡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沈沈。 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 门前数重翠阴。 【注释】 1. 八六子:词牌名。 2. 扫芳林:扫除落叶的树林。 3. 几番风雨:形容天气多次变化或经历多次挫折。 4. 春风老尽:指春天已过,花木凋零。 5.
【注释】出谷莺迟:指春天的莺鸟迟迟不出来。踏沙雁少:指大雁已飞走,沙上留不下它们的足迹。殢(yī)阴庭宇:指天气阴沉,庭院昏暗。东风:春风。似水:比喻柔和。尚:还。沉香:一种香味浓郁的香料。双户:门窗紧闭。莓阶:苔藓覆盖的台阶。乍铺:刚刚铺开。那回:刚才。奈:无奈。柳边:柳树下。占得:占据,占有。新暝(míng):黄昏时。又还:又一次。留住:挽留、留住。半袖争持:指女子们争着穿袖子短的衣服来相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锁窗寒·春思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译文如下: 锁窗寒·春思 趁着酒意赏着梨花,催促着写诗吟咏着柳絮,整间屋子充满了春天的忧愁。细细的春雨飘洒下来
诗句: - 庆清朝,榴花。 -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 -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 -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 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 - 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 - 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 - 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译文: - 当朝的皇帝已经离开了京城,只剩下榴花在独自绽放。 - 在玉局的歌声中结束
【原曲】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 芳径携酒处。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注释】 - 卷帘:指打开窗帘。 - 翠湿:绿色的湿润。 - 残寒:残留的寒冷。 - 几阵风雨:多次的风和雨。 - 问春:询问春天。 - 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