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注释: 南楼清洒一尘无,怪㡳高人不待呼。 南楼清澈如水,一尘不染。令人惊讶的是,那些高尚的人并不等待呼唤才来。 行止古来真漫尔,主宾今日竟谁吾。 行动和停留自古以来都是随意的,主宾今天谁能决定? 云端紫盖瞻前殿,雨里青山忆后湖。 仰望云端,仿佛可以看到前殿;雨中回忆着青山,思念着后湖。 独负两京三载话,短檐长日未能晡。 独自背负着两个京城三年的往事,短檐之下度过漫长的白天,却无法在日落之前休息。
诗句释义及译文: 六月时,天气异常阴冷,四野同处一片昏暗之中。忧心时事,不羡鲁僖公的无忧无虑。农夫正担心秋天将至,圣明的君王却忙于政事,使得阳光过长时间照耀。阴气逐渐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消失,太阳重新照亮了天空。夜晚,猛烈的雨和风仍然肆虐,破败的房屋被雨水打得四处飞落。 注释解读与赏析: 1. 诗句分析: - 首句“六月穷阴四野同”,描绘了整个六月份,天气阴沉,整个田野一片暗淡无光的景象。 -
门掩空堂一客无,雨声惊梦若相呼。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 翰苑朝回怀秘府,洞庭家在隔重湖。 绳床竹几将愁至,自写新诗到日晡。 注释: 门掩空堂一客无,雨声惊梦若相呼。 ——第一句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家的情景,门虽然关上了,但却没有人在家。雨声惊醒了他的梦,仿佛有人呼唤他一样。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 ——第二句表达了他的迷茫和困惑,他看着眼前的景象,觉得这一切都变得陌生了
注释: 苦雨后和乔师召喜晴韵四首 其三: 1. 杜甫陵园宽广的房屋成千上万间,千载之下人们感叹这位伟人。 2. 我的踪迹在城市中长期惭愧,梦中魂飘却常被风雨所惊扰。 3. 官河的水冲毁了堤坝淹没了池塘,孤立的树木让鸟雀无处栖息。 4. 最是夕阳西下时钟鼓声远去,远处的群山依旧在天边映衬。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人自己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作品。全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急雨轰雷昼夜同,枕边惊梦起周公:“急雨”形容雨势急促猛烈,如同雷声隆隆。“昼夜同”表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雨都持续不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被大雨淋湿的困扰,以及夜晚因雷声而难以入睡的苦楚。 - 虚疑矮屋层檐下,如在欹帆卼浪中:“虚疑”可能指虚幻的感觉或疑虑。“矮屋”指的是简陋的居所。“层檐下”可能暗示着雨水从屋檐滴落的声音
【注释】 坏篱:破败的篱笆。颓壁:倒塌的墙壁。同:相同。苦雨:连绵不断的雨,也比喻艰难的处境或境遇。公:公平、均等。白苎:白布。裳衣:衣服。残暑:残留的夏天热。碧山:青翠的山。楼阁:指高耸的建筑。天风:指天空中吹来的风。愁云:指忧愁的云气。海月:指海上明亮的月亮。宿雾:指夜晚的云雾。清光:明亮的月光。回首:回头看。桂花:一种花,常在秋末冬初开放。庭影:庭院的影子。重重:形容很多的样子。 【赏析】
诗句: 溽暑蒸人伏枕同,愁来白发恐难公。雨声先到穷檐底,官事犹惭饱饭中。 译文: 酷热的夏天让人难以忍受,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忧愁,担心自己的头发变白而难以承受这样的痛苦。雨水先到达了屋檐的最底部,而我仍然在为公务烦恼,感到惭愧自己还有饭吃。 关键词解释: - 溽暑 1. 指夏季湿热难耐的天气状态。 2. 通常与“蒸人”结合使用,形容闷热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3. “伏枕同”(伏枕
《立秋雨不止再和师召韵四首 其一》是明代李东阳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 诗句原文: 一望顽云万里同,长驱无乃困雷公。 神灵合在苍茫外,物态都来顷刻中。 娲女正愁天宇漏,鲛翁翻惧海涛空。 美人只在蓬山上,咫尺瀛洲路几重。 - 译文: 我望着那连绵不断的乌云,它们如同万里同色一般,仿佛要一直向前冲,却似乎被困住了雷公。这些云雾仿佛神灵一般,它们存在于遥远的苍茫之外
【注释】 谋国忧民两意同:为国家和人民忧虑。两意同,意思是说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是相同的。 独于诗力愧诸公:我独自在诗歌创作方面感到惭愧,因为其他诗人的诗作比我强。 风谣:指民间流传的歌谣。采归天上:指这些歌谣都飞上天空了。 献纳:指向朝廷汇报或建议什么。谁能自牖中:谁能够从自己的窗户里把意见或建议提出呢? 漆室妇嗟蓬鬓改,杜陵人去草堂空:漆室妇女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白得像蓬草一样了
【注释】 1. 彩毫和露写清秋:用笔如彩毫蘸着露水,描绘秋天的景色。彩毫指毛笔。和露指沾了露水的笔。 2. 憔悴忽惊多病质:形容因疾病而消瘦憔悴。 3. 贤豪今负壮年游:现在只能辜负少年时的志向去游玩。 4. 眼前庶事谁工拙:眼前的事务,谁又能够做得好或差呢? 5. 梦里浮生有去留:在梦中生活,就像随波逐流的浮萍,有去有留,没有定规。 6. 万里滇池三载别:离开滇池已有三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