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蒸人伏枕同,愁来白发恐难公。
雨声先到穷檐底,官事犹惭饱饭中。
微物有心回两曜,弱云无力度层空。
阴晴欲问明朝事,知在蓍爻第几重。

诗句: 溽暑蒸人伏枕同,愁来白发恐难公。雨声先到穷檐底,官事犹惭饱饭中。

译文: 酷热的夏天让人难以忍受,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忧愁,担心自己的头发变白而难以承受这样的痛苦。雨水先到达了屋檐的最底部,而我仍然在为公务烦恼,感到惭愧自己还有饭吃。

关键词解释:

  • 溽暑
  1. 指夏季湿热难耐的天气状态。
  2. 通常与“蒸人”结合使用,形容闷热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3. “伏枕同”(伏枕:躺着)意味着作者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4. “溽暑蒸人”描绘了一个极度炎热的环境,使人感觉如同被蒸汽笼罩。
  5. “伏枕同”强调了作者因高温而感到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
  • 白发
  1. 通常用来形容人因长期忧虑或劳累而逐渐变白的头发。
  2. 在此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年岁增长的无奈感。
  3. “愁来”表明这种担忧是因外界因素或内心思考而产生的结果。
  4. “恐难公”表达了诗人对老年可能带来的变化的恐惧,尤其是健康问题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 雨声
  1. 描述自然界中雨水落下的声音,通常带有某种节奏感和生命力。
  2. 在这首诗中,雨声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元素,暗示着自然的复苏和更新。
  3. “先到穷檐底”意味着雨声先于其他声音到达屋顶,突出了雨水的急迫和力量。
  4. 通过“雨声先到”这一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更迭和生命力的赞美。
  5. “官事犹惭饱饭中”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生活责任的反思,即使身体不适也难以完全放下公务。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的心境变化。诗中通过对“溽暑”、“白发”和“雨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挣扎。从初夏的酷热难耐到夜晚的焦虑失眠,再到清晨对政事的担忧,诗人的情感层层深入,展现出一幅充满情感波动的秋日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雨声的到来,隐喻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