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共四句,内容上由人及物。首联“久雨人皆病,新晴鸟欲飞”是说:因为连续的阴雨天气,人们感到身体不适,而一放晴了,鸟儿也仿佛要振翅高飞。颔联“老亲惊出户,稚子走牵衣”则是说:老人家担心雨会下大,所以出门看雨;小孩子看到雨停了,便跑过来拽着母亲的衣襟。颈联“痛定方知痛,归时始是归”是说:经过一番痛苦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痛苦的滋味,只有在归家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遇泽恐陷左,作车谁指南。 马从渊处跃,途向险中探。 前定谅非偶,先几徒自惭。 旧堂如梦里,何意共清谈。 注释解释: 1. 遇泽恐陷左,作车谁指南:在泽边行走时担心陷入沼泽,寻找方向时又找不到路标,表示迷失方向和困境。 2. 马从渊处跃,途向险中探:马从深水区跳跃过去,表明在危险环境中勇往直前。 3. 前定谅非偶,先几徒自惭:前面的判断肯定是错误的,自己的做法也不值得称赞。 4. 旧堂如梦里
【注释】: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十八:中元节是道教的盂兰盆节,俗称鬼节。唐代皇帝在这一天祭拜先皇,民间也有祭祀祖先的习俗。 老马无鞍策,萧然一吏随:形容自己像一匹没有鞍辔的老马,随从一位没有官职的小吏(官小如吏)一同前往。 仓皇投逆旅:仓皇,匆忙的样子。逆旅,旅店。投,寄居。 惆怅立多时:惆怅,忧愁失意的样子。立,站着不动,表示时间较长。 稍喜朋游集:稍稍地高兴,因为朋友聚集。 都忘道路疲
诗句释义: 1. 东掖对月三首 其三:“东掖”是唐朝的官署名,指的是东宫门下省,这里泛指宫廷。“对月”则是在夜晚对着月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长安(当时的都城)的夜晚,看到皎洁的月光,与往日相同。 2. 长安今夜月,还与旧宵同:“长安”是古都名,这里指代首都。“昨夜”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夜晚。这句话意味着今晚的月光和去年同一个时间看到的一样。 3. 星影淡犹在:“星影”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
小雨断还续,羁人睡复醒。野风秋瑟瑟 注释:小雨断断续续地下着,羁旅之人在梦中醒来。野外的风吹动树木发出瑟瑟声响。 川雾晓冥冥 驿路初回马,民家半启扃 注释:早晨川中弥漫的雾气,使天显得更加昏暗。驿站的路刚被马匹走过,百姓的家门大多还紧闭着。 遥怜后渡者,犹隔两三汀 注释:我远远地同情那些后来渡过这条河流的人,他们仍然隔着两三座小洲才能渡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渡江情景的诗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重阳偏遇雨” - “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通常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而“偏遇雨”,则表示在如此美好的季节里意外遇到了雨天。 2. “甲子况逢秋” - “甲子”是古代历法的一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或者时间。“逢秋”意味着这个年份或时期正好是秋天。 3. “老树花空落” - “老树”指的是年岁已高的树木
【注释】 东掖:官署名,汉有中朝官署“东宫”,以太子宫为中朝官署,故称。唐代称尚书省、门下省和殿中省为东府、西府、中台。 悬素月:形容月亮皎洁如雪。 秋毫: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万古不改色:指月亮从古到今始终如此。 众星皆让高:众星都不如它高。 鳷鹊影:传说鳷鹊(一种鸟)有影子可以飞翔。 池数凤凰毛:指凤凰的羽毛可数。 玉宇寒应近,能辞望眼劳:玉宇即皇宫,寒表示寒冷,望眼劳表示远望眼力劳累。
注释: 月满千门夜,寒生十月交。 素光随剑佩,空影彻鸣鞘。 宫漏晓初滴,霜钟晴更敲。 侍臣瞻望地,无语立螭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月色洒满了千门万户,寒风与霜气交织在一起。诗人以“月满”“寒生”形容这个景象,给人一种深深的寒冷之感。 第二句“素光随剑佩,空影彻鸣鞘”形象地描绘了剑佩上的月光和鞘中空无一物的影子。这里的“剑佩”和“鸣鞘”都象征着武士或战士
【注释】 ①中朝:中书省,是中央官署。 ②祭酒:官职名。唐时为国子监长官。 ③绝代:世上无与伦比。 ④简在:简策之在手,指诏书、令旨等已下达到某地或某人手中。 ⑤乐极:欢乐到了极点。 ⑥名教: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 ⑦交深:交情深厚。岁年:岁月,时光。 ⑧慰公望:安慰先生的期望。 ⑨离筵:饯别宴席。 【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喜而有作”为题,写诗人闻方石被朝廷任命南京祭酒,而自己却欲归故乡
画鹰 岸帻空堂晚,飞霜疋练秋。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注释: 岸帻:整理头巾,形容清瘦的面容。 空堂晚:空旷的厅堂在晚上显得格外宁静。 疋练:一匹白色的绸缎。 苍莽:指茫茫一片,无边无际。 风:此处应为“吹”,意为风力很大。 萧飕:形容风声呼啸。 相肉:相互搏击的意思。 双韝:两副弓箭袋,比喻双拳难敌四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