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处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日用灵光内锁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日常生活中简单真理的珍视和守护,可能象征着智慧或道德的光辉被隐藏于日常琐碎之中。 - 注释:灵光通常指智慧、灵感或道德上的启迪,“内锁”意味着这些光辉被保护起来,不被外界所干扰。 2. 保护真心不破 - 此句强调保持内心的真诚和纯真,不被外界破坏。 - 注释:这里的“真心”指的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或信念
【注释】 一片灵空为伴。一片:指天空广阔无际,无边无涯。灵空:指天空。伴:陪伴。 因把欲情割断。因:因为。欲情:指欲望之情。割断:割舍,消除。 日上炼虚无,常住神堂古观。日上:太阳升上天空。炼虚:修炼虚静之道。常住:永远存在。神堂:道教的道场。古观:古老的寺庙。 风汉。风汉:指风中之汉(银河)汉,银河。 此外别无手段。其他方法:指其他修行的方法。 【赏析】 “一片灵空为伴”
【注释】 不染俗情非是:不沾染世俗的杂事,不是。 下贫趋贵:追求富贵。 不敢受人钦:不敢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 自在逍遥云水:在自然之中随意遨游。云水指云朵和水流,这里比喻自然的山水,也可以指人的性情。 守一无为彻底:遵循天道,不做违背自然的事。 【赏析】 《如梦令·无题》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对名利看淡,不慕荣利;下片写词人清高自持,不受外界干扰,保持独立自由的个性
永遇乐 赠浚州王三校尉飘逸闲行,坦然稳路,任云任水。 落魄婪耽,蓬头垢面,朝日常如醉。 腾腾兀兀,遨游闲散,去住并无萦系。 觅残馀、填肠塞肚,到处夜来闿睡。 人人未悟,修持都是,自着难为割离。 爱欲无涯,煎熬苦海,生灭何时已。 一蓑笠,随缘且过,便是道人活计。 你咱自、迷情未肯,且只恁地。 注释: 1. 飘逸闲行:形容一个人行为超脱,不受世俗拘束,自由自在地行走。 2. 坦然稳路:形容道路平坦
这首诗的标题是“汉宫春”,作者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和意境,可以推测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自慕贫闲,便摧强挫锐,柔弱和光。”这句诗表明诗人追求的是清贫闲散的生活,摒弃了世俗中的争斗和锋芒。同时,他追求的是柔和与光明,而不是强硬与黑暗。 第二句:“尘缘顿舍,慧烛朗爇灵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舍弃,如同点燃了一盏明亮的智慧之灯,照亮了他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他生活在金朝和南宋时期,当时金国对宋朝的侵略使得陆游深感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重要性。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句: 1. 竹笠竹冠竹碗。 - 竹笠:竹制斗笠,古代常见的遮阳工具。 - 竹冠:竹制的帽子,通常用于头饰,表示简朴无华。 - 竹碗:用竹子制成的碗,常用于盛放食物或饮料。 2. 与我日常为伴。 - 日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注释】: 镜药:镜子。 守拙:保持拙朴,保持朴实。 不遇知音难说:没有遇见理解的人很难表达自己的心意。 古鉴要予磨,点处便交光彻:古镜需要我打磨,磨到点子的地方就能照见一切。 欢悦:快乐喜悦。 衮出一轮明月:就像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译文】:《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全词以“守拙”起头,表明自己保持质朴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并以此自勉
注释: 道人心。 道心,指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心。 处无心。 处心即用心,指人的心思。处无心表示不被外物所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自在逍遥清净心。 自在逍遥,意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清净心,指心境清明、纯净无杂。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境界。 闲闲云水心。 闲闲,悠闲自在;云水,指大自然中的山、云、水等景物。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修仙之旅的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修仙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表达了对修仙之路的理解和感悟。 诗句释义: 1. 一枝春 -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2. 甲子天元,遇明朝圣代,神仙出世 - 描述了一个神秘的修仙世界,充满了神秘和期待。 3. 仙师密遣,故我水云东历 - 描述了一个人被神仙派遣去东游历的过程。 4. 山遥路远,渡难阻、岂辞迢递 - 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
这首诗是苏轼的《汉宫春·初到黄州》中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让我们来解读诗句: 1. 欲入无为,乐闲中闲里,只这些儿(想要进入无为的境地,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只有这些而已)。 2. 惟论目下,未来已往休披(只谈论眼前的事物,不要考虑未来和过去的事情)。 3. 常行坦荡,远财色、人是人非(经常保持坦荡的心态,远离财富和美色的人世间是非)。 4. 新来凭,怡怡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