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处端
踏莎行 才见春花,又逢秋月。春花秋月何时彻。劝君速悟勿蹉跎,壶中别有佳时节。 断爱超尘,当须猛烈。元阳固炼搜玄诀。神珠磨炼莫交昏,无来不去超生灭。 注释: - 才见春花:刚看到春天的花朵。 - 又逢秋月:又迎来了秋天的月亮。 -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时光。 - 何时彻: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 劝君速悟:劝你迅速领悟。 - 勿蹉跎:不要浪费时间。 -
踏莎行 · 寄京兆徐公 方寸灵田,何曾拂扫。尘埃久暗生荒草。神泉散漫不凝澄,如何结得长生宝。 云水寻真,逍遥访道。离家便是离烦恼。聪明如悟肯休心,孤峰共饮蟠桃老。 译文: 心中的灵田(比喻心灵)从未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但时间一长,尘埃堆积,使得这片土地变得荒芜。如同神泉(比喻精神的源泉)虽然散漫,但它清澈、纯洁,不是浑浊不清。如何能够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呢? 追寻真理和修道
【注释】 (1)稽首:叩头;下拜。 王公:指王三校尉。 微言:隐语,秘而不宣的话。 少告:略说几句。 残年:晚年。 登楼揽镜,白发鬓发如霜雪,故称“残年”。 攀缘:攀附。 恩爱:恩惠与爱情。 几时休: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闲身:身体强健。 灰心好:心灰意懒、无所用心。 深理:玄妙的道理。 幽微:玄妙微妙。 世情:世俗人情,指人间的虚伪和欺诈。 颠倒:混乱。 寂寥潇洒搜玄奥:寂寞清高,探求玄妙的道理
【注释】 ①嘉秀:美艳。对云庵亲植:在云雾缭绕的山间种竹子。琅玕(láng gān):《诗经·小雅》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琅玕是玉的意思。结翠筠梢津润腻:竹叶上挂满晶莹的露水。津润:沾湿。②胤:子。③蟠蛟曲:盘曲成蛟形。④潇潇风夜:飒飒秋风。⑤雅称野客幽怀:很能表达出隐逸者高雅的情怀。⑥闲窗相伴:清静的窗前陪伴我度过时光。⑦材异众:材质与众木不同。⑧傲雪欺霜:不怕冰雪的侵袭
踏莎行 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注释: 1. 踏莎行: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七句组成。 2. 舍俗修行:舍弃世俗的修行。 3. 超尘归素:超越尘世,回归自然。 4. 安恬寂淡忘思虑:心情平静安详,思绪变得淡漠,忘记所有的烦恼和杂念。 5. 颠狂猿马锁空房
踏莎行·赠浚州王四郎【注释】贤兄来到,说公深浅。我闻听、忽生叹羡。一母三枝背长情,安忍心变。悔前非、改行方便。聪明首会,速来见面。与仁兄、和颜欢宴。稍有违情定风子,决成宛转。水去、更无厮见。 赏析:词人以《踏莎行》词调为浚州王四郎送行而作。上片写浚州王四郎的到来,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下片表达作者对王四郎的祝福,希望他平安无事。此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词
【解析】 “酹江月”是词牌名,下片为正体。上片起首二句,点出酿制酒的主题。“杜康得妙”一句,写酿酒的技艺之高。“太白仙才”三句,写饮宴的情景。“陶潜篱下”,化用谢灵运《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陶母截发”,典出陶潜母亲割断头发赎回儿子的故事。两句大意是:在东篱之下,生死都忘怀了;待宾主开怀畅饮,陶母款待贤良的朋友。下片换头三句,写饮酒时的情景。“文举无忧樽满酌”
【注释】 步步无生,缘亲禅道。明来暗合通庄老。 风仙十载去朝元,处端云路将应早。悟正身中,无穷真宝。 因缘漏果何须造。闲闲活计我家风,逍遥坦荡吾门好。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禅宗的诗。全诗分上下两阕。 上阕先写禅宗修道之境,再写参禅之道。首句“步步无生”,是说参禅修道的人心境宁静,没有生死存亡之心。次句“缘亲禅道”,是说参禅修道要亲近佛法,与佛有亲近关系。三、四句写禅宗修道者明来暗往,不露形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颗玄珠,从来蒙昧。贪嗔痴染难分解。顿修涤荡不交昏,轮回生死都无碍。 - 解释:比喻自己如一颗未开智慧的玄珠,因被贪欲、嗔怒、愚痴三毒所困,无法自拔。但通过顿悟修行,可以洗涤这些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 译文:我如同一颗未明其妙的玄珠,始终被贪欲、愤怒和无知所困扰,难以解脱。然而通过立即醒悟的修行,可以消除这些内心的困扰,使心灵得到净化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雪月交光”、“凤衔花枝”。 修真(xiū xīn):修炼成仙。 玄理:深奥的道理。 都忘弃:都忘记了。 因师妙旨悟元初,山头一点光明起:由于老师的高深道理使我领悟了宇宙的本原,山顶上出现了一点明亮的光辉。 落魄生涯:失意的一生。 水云活计:水上漂浮和水中生活。 红尘里:指人间。 诸公休讶这风人:各位不要认为我这个有志之士是狂放不羁的人,而应赞许他的为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