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踏莎行
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注释:
- 踏莎行: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七句组成。
- 舍俗修行:舍弃世俗的修行。
- 超尘归素:超越尘世,回归自然。
- 安恬寂淡忘思虑:心情平静安详,思绪变得淡漠,忘记所有的烦恼和杂念。
- 颠狂猿马锁空房: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疯狂,像猿猴一样乱跳乱撞,像马一样奔腾不息,最后被锁在空房间里。
- 灵源一点常教住:心灵深处的一点总是保持清醒和安定。
- 莫觅金翁:不要寻找黄金般的老人。
- 休搜龙虎:不要寻求龙和虎之类的力量或宝物。
- 清清闲暇逍遥做:保持清心寡欲,悠闲自在地生活。
- 慧风吹散岭头云:智慧如同风,能够吹散山岭上的云雾。
- 一轮月照曹溪路:一轮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曹溪的路,象征着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心态变化,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追求。首两句描述了修行者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回归到了心灵的宁静之中,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杂念。接着,诗人描绘了修行者因某种原因变得疯狂的形象,但最终被锁在空房间里,暗示了内心的空虚和迷茫。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修行者保持清心寡欲,悠然自得地生活,享受着智慧的光芒。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对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