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全诗如下: 涌金门外看春色,水流不尽花枝碧。 一番洗雨一番风,堕蕊零红收不得。 蜜房羽客寻芳歇,蝶翅粉尽金翠灭。 云昏草暖天亦迷,日暮杨花散成雪。 倾城一醉争狂荡,踏歌相携大堤上。 湘妃有意解明珰,桃叶竟谁迎两桨。 东君无情背人去,脉脉那由话衷素。 归来帘幕护残灯,一梦闲阶月如雾。 诗句解析: 1. 涌金门外看春色,水流不尽花枝碧:涌金门外是杭州的一个地名
西湖竹阁寺 来此琅玕影里吟,更于何处觅山林。 千年清事无人管,独有香山领此心。 注释:来到此处,我在这琅玕树的影子下面吟哦,更在何处能找到真正的山林?千年以来,这清静的景色都没有人去管理,只有香山僧人在这里引领这种心境。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寺庙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琅玕树的影子下,诗人独自吟咏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西湖素公爱余泊舟小诗画为扇子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时。 注释:老子的诗怎么能用画来比拟呢?而阿师的画却能兼有诗的意境。我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王维(王摩诘),你难道是前代的李公麟(李伯时)吗?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注释:烟雾和月光正好照在青翠的山峦之上,只有白鸥能听到江滩的水声。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注释:可惜这半幅鹅溪(地名
【解析】 本诗的注释是:西湖,即杭州西湖。清澜,指清澈的湖水。涸蚌、枯鱼,形容湖干见底,水草全无。佛老,指佛教大师。沧海,大海。洞庭,指洞庭湖畔,此处借指西湖。弄船,泛指划船摆渡。枕鼓雷官,指雷州府长官,掌管星坛。绿章,指皇帝诏书。祝星坛,祈祷星神保佑平安。 【答案】 译文:红云赤日煮清澜,湖干见底,水草全无。佛老说沧海变了,诗人曾写洞庭湖干。弄船摆渡人愁归去,雷州长官难把梦唤醒。天仙司下土
西湖亭 金山亭榭遍林泉,独有湖山占得先。 一鉴静开尘外境,数峰高插水中天。 避人幽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然。 太守与民同乐事,公馀不惜绮为筵。 赏析: 《西湖亭·金山亭榭遍林泉》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古诗。诗中通过描述金山亭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对湖泊、山峰、树林和天空等元素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
西湖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注释: 杨柳:柳树。 痕:痕迹。 雨弄:小雨洒落。 荷(hé):荷花。 秋:秋天的景色。 此景:这美景。 此时:这时刻。 摹(mó):描摹、描写。 画船:用彩绘装饰的船。 渔(yú)舟:渔船
西湖 小舟撑开春日的花,第三桥头观赏晴空。 船边吟唱飞出轻鸥一片,十里天风吹动绿杨树。 译文:在春天里,我乘着小船,欣赏着满江的花朵,第三桥头,晴空万里。我在船边吟咏时,有一群白色的鸟儿从空中飞起,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在为我伴唱。而远方的十里之遥,风拂过绿杨树,轻轻摇曳。 注释:西湖、花浪香:西湖的美景,如花似浪般迷人。第三桥底:第三座桥下。弄晴光:欣赏晴空。轻鸥片:轻盈的鸥鸟飞翔
秋山与湖水,远近如相送。 后府宿扁舟,知师有归梦。 注释: - 秋山:秋天的山景 - 湖水:秋天的湖水 - 远近如相送:仿佛在相互送别 - 后府:指诗人所住的地方 - 扁舟:小船 - 知师:知道这位老师 - 归梦:回归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林逋的作品《西湖与性上人话别》。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山湖景,并通过“知师有归梦”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干。 注释: 1.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描述的是诗人在天竺和孤山之间,看到了宽阔的景色,并在孤山背后停泊了小船来观看。 2.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描述了树林中的道路在秋天特别安静,而水面上的渔船在傍晚时显得寒冷。 3.
西湖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 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 注释: 1.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这里的“混元”指的是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万物的起源,而“神巧”则是指西湖的天然之美。西湖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屏,被匠人们巧妙地描绘出来。 2.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这里的“春水”指的是春天时西湖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