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西湖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注释:
杨柳:柳树。
痕:痕迹。
雨弄:小雨洒落。
荷(hé):荷花。
秋:秋天的景色。
此景:这美景。
此时:这时刻。
摹(mó):描摹、描写。
画船:用彩绘装饰的船。
渔(yú)舟:渔船。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西湖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注释:
杨柳:柳树。
痕:痕迹。
雨弄:小雨洒落。
荷(hé):荷花。
秋:秋天的景色。
此景:这美景。
此时:这时刻。
摹(mó):描摹、描写。
画船:用彩绘装饰的船。
渔(yú)舟:渔船。
尽自放心出自《恋绣衾》,尽自放心的作者是:林洪。 尽自放心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尽自放心的释义是:放心自在,无所挂碍。 尽自放心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尽自放心的拼音读音是:jǐn zì fàng xīn。 尽自放心是《恋绣衾》的第14句。 尽自放心的上半句是:任风霜。 尽自放心的全句是: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时借水沉。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任风霜出自《恋绣衾》,任风霜的作者是:林洪。 任风霜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任风霜的释义是:任凭风霜 任风霜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任风霜的拼音读音是:rèn fēng shuāng。 任风霜是《恋绣衾》的第13句。 任风霜的上半句是:厮偎伴。 任风霜的下半句是:尽自放心。 任风霜的全句是: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时借水沉。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厮偎伴出自《恋绣衾》,厮偎伴的作者是:林洪。 厮偎伴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厮偎伴的释义是:亲密相伴 厮偎伴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厮偎伴的拼音读音是:sī wēi bàn。 厮偎伴是《恋绣衾》的第12句。 厮偎伴的上半句是:既得个。 厮偎伴的下半句是:任风霜。 厮偎伴的全句是: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时借水沉。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
既得个出自《恋绣衾》,既得个的作者是:林洪。 既得个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既得个的释义是:“既得个”意为“既然得到”。 既得个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既得个的拼音读音是:jì dé gè。 既得个是《恋绣衾》的第11句。 既得个的上半句是:时借水沉。 既得个的下半句是:厮偎伴。 既得个的全句是: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时借水沉。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时借水沉出自《恋绣衾》,时借水沉的作者是:林洪。 时借水沉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时借水沉的释义是:时借水沉:借用水沉香(一种香料)的香气,比喻在特定时刻借助某种美好的事物来寄托情感。 时借水沉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时借水沉的拼音读音是:shí jiè shuǐ chén。 时借水沉是《恋绣衾》的第10句。 时借水沉的上半句是:暗香来。 时借水沉的下半句是:既得个。
暗香来出自《恋绣衾》,暗香来的作者是:林洪。 暗香来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暗香来的释义是:暗香来:指细微的香气随风飘来,暗指花香或香气,含有一种隐约、朦胧的美感。 暗香来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暗香来的拼音读音是:àn xiāng lái。 暗香来是《恋绣衾》的第9句。 暗香来的上半句是: 等闲蜂蝶都休惹。 暗香来的下半句是:时借水沉。 暗香来的全句是:等闲蜂蝶都休惹
等闲蜂蝶都休惹出自《恋绣衾》,等闲蜂蝶都休惹的作者是:林洪。 等闲蜂蝶都休惹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等闲蜂蝶都休惹的释义是:等闲蜂蝶都休惹:随意飞舞的蜂蝶都不要招惹。意指不要轻易引起纷扰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等闲蜂蝶都休惹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等闲蜂蝶都休惹的拼音读音是:děng xián fēng dié dōu xiū rě。 等闲蜂蝶都休惹是《恋绣衾》的第8句。
不要浪吟出自《恋绣衾》,不要浪吟的作者是:林洪。 不要浪吟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要浪吟的释义是:不要浪吟:不要随意吟唱,意指不要随意浪费情感或才华。 不要浪吟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要浪吟的拼音读音是:bù yào làng yín。 不要浪吟是《恋绣衾》的第7句。 不要浪吟的上半句是:认花儿。 不要浪吟的下半句是: 等闲蜂蝶都休惹。 不要浪吟的全句是
认花儿出自《恋绣衾》,认花儿的作者是:林洪。 认花儿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认花儿的释义是:认花儿:识别、辨认花朵。 认花儿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认花儿的拼音读音是:rèn huā ér。 认花儿是《恋绣衾》的第6句。 认花儿的上半句是:疏枝瘦。 认花儿的下半句是:不要浪吟。 认花儿的全句是:冰肌生怕雪未禁。翠屏前、短瓶满簪。真个是、疏枝瘦,认花儿、不要浪吟。
疏枝瘦出自《恋绣衾》,疏枝瘦的作者是:林洪。 疏枝瘦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疏枝瘦的释义是:疏枝瘦:指树木枝条稀疏且细弱。 疏枝瘦是宋代诗人林洪的作品,风格是:词。 疏枝瘦的拼音读音是:shū zhī shòu。 疏枝瘦是《恋绣衾》的第5句。 疏枝瘦的上半句是:真个是。 疏枝瘦的下半句是:认花儿。 疏枝瘦的全句是:冰肌生怕雪未禁。翠屏前、短瓶满簪。真个是、疏枝瘦,认花儿、不要浪吟。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1.莲房鱼包:指鲤鱼,因为鲤鱼有鳞,鳞片像莲花。 2.锦□:指锦衣,这里指锦缎制成的蓑衣。 3.金蓑:指用金色丝线织成的蓑衣。 4.织几重:形容衣服的华丽和厚重。 5.问鱼何事得相容:为什么能和鱼生活在一起,不被嫌弃呢。 6.涌身既入莲房去:鱼的身体已经进入莲花里面去了。 7.好度华池独化龙:能够度过美丽的池塘,独自化作龙。 【赏析】 这首小诗写鱼与荷叶的和谐关系。诗人以荷叶为背景
注释: 桃李在六宫里一片寂静,君王却去石渠。 临鸾镜后悔不梳洗,女色不如读书好。 译文: 桃花与李花在六宫的院内静静开放,君王却驾着马车到石渠去了。 对着镜子梳妆时感到懊悔,女色不如读书来得实在。 赏析: 《春宫》是唐代诗人上官仪的诗作。此诗通过宫女对君王的怀念和感叹,表达了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译文】 书箱里的书籍像落叶一样一半飘零,我仍然像客居的浮萍漂泊在京城。每当遇到新事情就会增添我的感慨,害怕和人交谈时谈及过去的太平盛世。山若有约,青翠常在,庆幸头发尚未白生,便作阴谋犹是晚,栽松何日得阴成。 【注释】 (1)“箧书”三句:写作者对国事的关心与忧虑。箧,书箱。叶,比喻书籍。尚自,还。浮家,漂泊江湖。帝京,京城。 (2)每遇:每当。 (3)旧升平:指太平盛世。
宫词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中的繁华与尊贵。诗中“金殿当头”指的是皇宫中的主殿,“紫阁重”则形容建筑雄伟,层层叠叠。“仙人掌上玉芙蓉”形象地描述了仙人手中的玉芙蓉,寓意吉祥如意。整首诗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
折柳 湖边杨柳色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 折得柔条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注释:湖边的杨柳色彩如同金子一般,过了几天没有来观赏它的人,就成了浓密的绿荫。折取柔软的枝条带进城里,让人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柳诗。前两句描绘了柳树的颜色和茂盛的景色,表现了柳树的美丽。后两句则通过“教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注释:我为了怕因为诗题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特地选择在孤单的地方隐居吟咏。当时我只是向梅花倾诉心声,没有意识到这也会被别人听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山林的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首句“为怕因诗题姓名”,表明诗人为了避免留下自己的名字而选择隐居,这体现了他的谨慎和低调。颔联“特寻孤处隐吟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情景,他选择了孤独的地方,默默地吟咏着自己的诗歌。颈联“当时只向梅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