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湖竹枝词》 杨维桢笔下,杭州西湖别样风情绘 1. 郎问妾从何处来 - 诗句释义:男子询问女子的来历,她来自远方。 - 注释:“郎”指的是询问的女子之夫或关心她的男子;“妾”则是古代女子对自己或对他人自称的谦称。 - 赏析:此句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的场景,通过询问对方的来处,展现了两人初次交流时的好奇与期待。 2. 候潮门外看潮回 - 诗句释义:在潮水涨落之际前往潮门观望潮水的动态。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湖茶舍联》。全诗如下: ``` 西湖茶舍联 十载许勾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惟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 译文: 我在这里已经停留了十年多,与西湖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就品尝这泉水吧; 千年的时间可以让人低头仰望,只有青山永远年轻,仿佛能见到老朋友一样。 注释: - 西湖:指杭州西湖。 - 茶舍联:即茶楼对联,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写的对仗工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表达了他对明朝忠臣们的敬仰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幅画面,通过西湖数峰、燕市碧血、竹阁同登、柏堂小憩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我们来看第一句“抗珰就义,殉国成仁,大节本无殊,积血尚留燕市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在宦官专权时为国家而牺牲的忠臣们,他们的大节本来没有区别,他们为国家而死,他们的血还在燕市(即北京)留下一片碧绿的颜色
【注释】 从左相国而来:指从左丞相府邸来到。刘典祠联:即刘宋时左丞相刘裕的祠堂对联。左相国:指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东晋权臣、开国元勋。曾被封为宋公、宋王、宋帝。建元元年(317年)受禅即位,改元升平,国号“宋”。刘裕于公元420年废晋恭帝自立,建立宋朝,史称刘宋。电扫雷轰:形容声势浩大,如闪电划破天际,又似雷声滚滚。力战始有今日:经过艰苦的斗争才有了今天。 距蒋公祠不远:指离蒋介石墓不远
【解析】 本句要注意“岳”字的书泻;“酹”:奠酒于地,引申为以酒祭。 【答案】 注释:①岳王坟:岳飞之墓。②旧部:过去的部下或战友。③酹:奠酒于地,引申为以酒祭。④六桥三竺:杭州西湖有六桥、三竺
【注释】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德。旂常:帝王的仪仗。俎豆:古代祭礼用的礼器。迎神:迎接神主。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颂扬西湖刘典祠的。前两句赞刘典“遗爱在人,一代旂常光俎豆”,后两句赞刘典“迎神何处,满湖风月护祠堂”。全诗对刘典的功绩作了颂扬,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相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西湖杂咏 苏堤万柳锁蘼芜,穿荻渔舟或有无。 湖光山色涵幽绿,谁解寻幽领里湖。 翠盖红裳荡碧漪,平湖亭榭到苏祠。 他年再订西湖约,记取荷花大放时。 僵厓万木少人经,绝爱东冈放鹤亭。 积雨磴阴填落叶,夕阳柳下击游簑。 百亩荷花占十洲,里湖深处结红楼。 琉璃世界饶消受,更傍苏堤棹小舟。 注释如下: 1. 苏堤万柳锁蘼芜,穿荻渔舟或有无:描绘了苏堤两旁的万株杨柳被春风吹拂着
【注释】 此诗是作者为西湖某社戏台题写的一副楹联。上句“古往今来只如此”,是说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以美色为生命,而美人之美在于淡妆和浓妆的适宜;下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说,美人不论淡雅或妖艳,都是适宜的。这两句是对古代美人美色的概括,也暗含对女性美的肯定。 【赏析】 这副楹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美人不同时期不同的风貌,赞美了女性的美
【注释】 西湖:泛指杭州西湖一带。义地:忠贞的国土。 魂兮归来:魂魄归来。魂兮,语出《楚辞·招魂》。 云梦潇湘:古地名,位于今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云梦泽,在洞庭湖附近。潇湘,即潇水和湘江,为古代南方著名的两条河流。 万古伤心之地:指历史上许多忠臣志士在这里遭受不幸,留下千古遗恨的地方。 渤碣恒卫:渤碣山,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碣石,是渤海边上的一座山。恒,常也。卫,保卫,保护。 诸公
放眼古今,倘容判事于斯,吾愿学东坡先生,留一段冷泉佳话; 寄怀山水,偶尔披襟到此,可权借西湖名胜,作片时风月清谈。 注释: 1. 放眼古今:意思是放眼看过去,包括古代和现代。 2. 倘容判事于斯:倘若能在这里处理事情。 3. 吾愿学东坡先生:我希望能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为人处世之道。 4. 留一段冷泉佳话:留下一段冷泉水边的美好故事。 5. 寄怀山水:寄托情怀,思念山水。 6. 偶尔披襟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