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在人,一代旂常光俎豆;
迎神何处,满湖风月护祠堂。
【注释】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德。旂常:帝王的仪仗。俎豆:古代祭礼用的礼器。迎神:迎接神主。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颂扬西湖刘典祠的。前两句赞刘典“遗爱在人,一代旂常光俎豆”,后两句赞刘典“迎神何处,满湖风月护祠堂”。全诗对刘典的功绩作了颂扬,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相的崇敬之情。
遗爱在人,一代旂常光俎豆;
迎神何处,满湖风月护祠堂。
【注释】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德。旂常:帝王的仪仗。俎豆:古代祭礼用的礼器。迎神:迎接神主。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颂扬西湖刘典祠的。前两句赞刘典“遗爱在人,一代旂常光俎豆”,后两句赞刘典“迎神何处,满湖风月护祠堂”。全诗对刘典的功绩作了颂扬,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相的崇敬之情。
诗句:偷得闲身是此宵,白门何处不琼瑶。 译文:我终于得到了一个闲暇的夜晚,白门城哪里不是美景如画?在三更时分,我还在醉眼朦胧中踏着月光前行,依然能认出那些早晨的霜花。赏析:这首诗以诗人独自行走于夜晚的月光之下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偷得闲身”这一表达,展现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白门何处不琼瑶”这句则描绘了白门城的美景,暗示了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注】 挽宋教仁联:指《挽宋教仁》一诗。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湖北人。曾任大总统、副总理等职。袁世凯死后,其死因成为众说纷纭的疑案;1916年4月28日,宋教仁被刺身亡。作者以“天不爱才”四字,表示对宋教仁的哀悼,又用“千重杀劫”四字,暗示其死难之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宋教仁遇刺后所写的挽词。诗中“天不爱才,一霎功名都泡幻”,意谓天不爱惜人才,致使宋教仁这样的有为之士,只享一时的荣华富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赏析。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作答。“府开东壁图书,文献岂徒关一邑;地接西施祠宇,美人相并有千秋”的意思是:官府开凿东壁藏书,文献岂只关系一个县?地域毗邻西施祠宇,美女们相映成趣,流传万代。 ①府开东壁图书:指诸暨县图书馆。府,指州、郡等行政单位。东壁,指东面的墙壁,古代藏书之所常在墙壁的南面,故称“东壁”。图书,指书库中的书籍。
【注释】 云挥:指云在天空中飘动。亭联:亭子上的对联。 城郭:城墙和城楼,泛指城池。 【赏析】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写景,点出时间地点,次句写景,渲染氛围,第三句写人物、环境相融合的景象,最后一句写主人公与景物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清新,耐人寻味。 这首诗描写了南庄夜景的美丽景色
【注释】: 西子:即指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吴宫:即吴宫,春秋时期吴国宫殿的遗址。越殿:泛指越国的宫殿。泛舸:泛舟的意思。岐周、欧美:泛指西方的周和欧洲。 【赏析】: 此诗前两句是写诗人在西子庙游览时的所见,后两句是写诗人游罢西子庙后的感想,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浣纱石已无存,入此庙为想花草吴宫,鹧鸪越殿; “浣纱石”,指西施浣纱的石头,现已不存。“吴宫”
【注释】 卧树:即“卧树亭”。 楼联:楼的对联。 飞霞:彩霞。 不送:没有送走的意思。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的人;也指道士、僧人。 应怜:应当怜爱。 客子:旅居异乡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写自己游历名山大川时所触景生情之作。首句“飞霞不送仙人返”,以彩霞自比仙人,表现了他对神仙的憧憬。“飞霞”与“不送”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神仙的敬仰之情。第二句“卧树应怜客子劳”
【注释】 门联:旧式门上挂的对联。柳树:指杨柳。用为号:用来作为号牌的标志。又误弹:又错发。 【赏析】 《题张二府园》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张二府花园中柳树和棉花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第一句“不须柳树用为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事物的珍视和尊重。在古代,柳树常常被用作标志物,如门联、旗帜等。这里,作者认为不应该用柳树来作为标志
【注释】 1. 新主:指新君。 2. 广文先生:汉时称郡文学掾为广文先生。 3. 冷官:指闲散的官职或没有实职的职位。 4. 联句:对偶的句子。 5. 王侯第宅:即王侯之家,指王府。 6. 新主:指新君。 7. 冷官:指闲散的官职或没有实职的职位。 8. 联句:对偶的句子。 9. 望之俨然:形容其气势威严、庄重。 10. 比:比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用拟人的手法
【注释】 六和塔:即钱塘江边的六和塔,又名镇海、浮屠。唐时建,为杭州名胜。 联:对偶句。 无尽意:无穷无尽的意味。 置身已在最高层:置身已到了最高的一层。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的首句“到此便含无尽意”,是说诗人到达了目的地便感到有无穷无尽的意味在胸中。次句“置身已在最高层”,则是指诗人已经置身于最高的一层。这两句是说诗人一到这里就有无限的感受,他仿佛已经站在了最高的层次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门垂碧柳”是说家门挂着绿柳,这绿柳是垂着的,所以用“垂”字;“衣点缁尘”是说衣服上溅上了黑泥,这里的缁尘指的是黑泥。 【答案】 示例: 春联 门垂下了新栽的柳条,衣上沾满了泥土。 译文: 门前垂着碧绿的柳条,衣服上溅满了黑泥。 注释: 门:门框 垂:下垂,挂下 碧柳:翠绿的柳条 缁:黑色,古代指黑色衣服 衣裳:衣服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双鬓飘零又一年,怕寻旧梦在鸥边。” - 关键词: 双鬓、飘零、又一年、旧梦、鸥边 - 注释: 形容岁月的流逝和头发的白头,暗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 - 译文: 我的两鬓已染白了又一年,我害怕去寻找那些旧日的梦想。 2. “马蹄雪冷关山远,鸿爪沉埋家国悬。” - 关键词: 马蹄、雪冷、关山、鸿爪、沉埋、家国、悬 - 注释: 描述旅途的艰苦和国家的动荡不安。 -
苍茫尘海神交久,载酒何能结伴游。 这句诗意指在茫茫的尘埃中与神灵交流已久,但载酒却无法结交朋友共游。 白发飘零家国恨,青衫憔悴梦魂酬。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因白发而感到年华已逝,家国之情使他愁绪难解,同时他也因此感到精神疲惫和失落,这让他只能在梦中寻找慰藉。 座中猿鹤狂名老,剑底龙蛇彩笔投。 这句诗描述的是座中的文人墨客们,他们以狂野的名望和才华闻名,但在剑下却只能像龙蛇一般舞动
【注释】 1.淳风:指淳于棼,晋代的隐士。 2.城垣:城上的矮墙。 3.柴炭:烧火用的木柴。担(dàn)重:挑着重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前两句是说淳风喜欢隐居,他的房子就像一座山,四周用青松做围墙,用竹子做篱笆。后两句写这位隐者的生活。他到集市上去,许多是山里的客人,都挑着柴、炭、米等东西来卖。作者对这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作了肯定,并指出隐逸生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注释】 六和塔:即钱塘江边的六和塔,又名镇海、浮屠。唐时建,为杭州名胜。 联:对偶句。 无尽意:无穷无尽的意味。 置身已在最高层:置身已到了最高的一层。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的首句“到此便含无尽意”,是说诗人到达了目的地便感到有无穷无尽的意味在胸中。次句“置身已在最高层”,则是指诗人已经置身于最高的一层。这两句是说诗人一到这里就有无限的感受,他仿佛已经站在了最高的层次上
【注释】 门联:旧式门上挂的对联。柳树:指杨柳。用为号:用来作为号牌的标志。又误弹:又错发。 【赏析】 《题张二府园》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张二府花园中柳树和棉花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第一句“不须柳树用为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事物的珍视和尊重。在古代,柳树常常被用作标志物,如门联、旗帜等。这里,作者认为不应该用柳树来作为标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门垂碧柳”是说家门挂着绿柳,这绿柳是垂着的,所以用“垂”字;“衣点缁尘”是说衣服上溅上了黑泥,这里的缁尘指的是黑泥。 【答案】 示例: 春联 门垂下了新栽的柳条,衣上沾满了泥土。 译文: 门前垂着碧绿的柳条,衣服上溅满了黑泥。 注释: 门:门框 垂:下垂,挂下 碧柳:翠绿的柳条 缁:黑色,古代指黑色衣服 衣裳:衣服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