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爱才,一霎功名都泡幻;
国方多盗,千重杀劫此开端。
【注】
挽宋教仁联:指《挽宋教仁》一诗。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湖北人。曾任大总统、副总理等职。袁世凯死后,其死因成为众说纷纭的疑案;1916年4月28日,宋教仁被刺身亡。作者以“天不爱才”四字,表示对宋教仁的哀悼,又用“千重杀劫”四字,暗示其死难之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宋教仁遇刺后所写的挽词。诗中“天不爱才,一霎功名都泡幻”,意谓天不爱惜人才,致使宋教仁这样的有为之士,只享一时的荣华富贵,便遭暗算而死。“国方多盗,千重杀劫此开端”,则指袁世凯称帝后,国内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此二句是总括全诗,概括表达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历史背景。
首两句是针对宋教仁被杀一事而发。“不爱才”三字,既是对宋教仁的评价,又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判。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天”与“国”对立起来,既表明作者爱国家如命,又表现出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失望。
第三句“千重杀劫此开端”,是对宋教仁被杀原因的一种猜测。“千重杀劫”四字,形容当时的局势十分险恶。“开端”二字,指的是宋教仁被杀这一事件的开始。这一句既指出了宋教仁被杀的直接原因,又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最后一句“万古传冤血泪流”,是说宋教仁的死难是千古难解的冤案。这里的“万古”二字,既是对宋教仁不幸结局的悲叹,又是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控诉。“血泪流”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宋教仁的同情和悼念,又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慨和不满。
此诗通过对宋教仁遇难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它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艺术的高度,是一首优秀的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