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杭州西湖游览时有感而作,借咏史抒怀,寄兴遥深。 首句“珠襦玉匣出昭陵”,用典贴切。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武则天称帝后追谥其父为昭皇帝,其陵名乾陵,位于陕西咸阳,距洛阳不远。这里以“昭陵”代指唐玄宗的陵墓。 第二句“杜宇斜阳不可听”,化用杜牧《杜秋娘》诗意:“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杜甫《曲江二首》之二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鱼羹宋嫂六桥无,原是樊楼旧酒垆。 宣索可怜停玉食,官家和泪话东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鱼羹宋嫂六桥无:这句诗描述了杭州西湖边上的景色,其中“鱼羹”指的是用鱼制成的汤,而“宋嫂”可能是指一个在六桥附近卖鱼羹的妇女,“六桥”则是指西湖上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的“无”可能表示没有或不复存在的意思,反映出诗人对此地美景的怀念。 2. 宣索可怜停玉食:这里的“宣索”可能指的是某种美食或者宴会
梅花亦作黍离看,野水荒坟绕一湾。 肠断黄金台下客,更传天语到孤山。 注释解释: - 梅花:在这里比喻为“黍离”,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野水荒坟:描绘出荒凉的自然景象,暗示着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氛围。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象征着荣耀和权力。 - 天语:指天庭的旨意或启示,暗示着某种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 - 孤山:西湖中的一个小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作者、诗词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意思是:画罗纨扇就像天上的乌云一样多,细草新土里聚集着蝴蝶的翅膀;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意思是:我的怨恨是与这些孩子无关的,他们却争先恐后地来到岳飞的墓地,踏青春游。 【答案】
注释:西湖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铺展开来。 珍重游人入画图:形容西湖的美丽景色如同画卷一般。 亭台绣错与茵铺:指的是亭台上的花纹和地面上的地毯,都是精美的绣品。 宋家万里中原土:指的是南宋时期的土地,曾经是北宋的故土。 博得钱塘十顷湖:意为南宋时期在杭州城东南的西湖边,修建了十顷(一顷等于六十亩,十顷等于六十亩乘以六)的湖泊,供人游玩
西湖旅寓 准拟湖船度半宵,昆山弦子玉屏箫。 旅怀已自难消遣,春月昏黄过断桥。 注释: 准拟湖船度半宵:打算在湖中划船度过一个通宵。 准南弦子: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弦子。昆山弦子:即指昆山弦子。 玉屏箫:用玉石装饰的箫。 旅怀已自难消遣:旅途中的心情已经难以排遣和宽慰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西湖游历时所感所思之情。开头二句是说,本想乘着湖上船只渡过一夜,不料湖上风平浪静,竟连半点钟都未渡过
【注释】 西陵:地名,在今安徽寿县西南。 旅话长:指旅途中听到的关于西陵的传说故事很多。 暮笳(jiā):傍晚吹的笳乐。戍火:指守夜的士兵点燃的灯火。 晓角:清晨吹奏的号角声。动星芒:星光闪烁不定。 残湖水:指西湖中的残存之水。 故苑墙:指昔日皇家园林之墙。 图画里:指西湖美景如同绘画一般。 孤笠吊斜阳:独自头戴斗笠,站在湖边观赏夕阳西下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西湖时所作
【解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西湖景色,后四句写登楼望湖的所见。“昨”“今”指时间,“扁舟”“登楼”是地点,“一抹横山”“群山一夕”是景物,“玉龙百万战修罗”是想象之词,“败鳞跳跃飞相属”是想象之辞,“天时人事固多变”是感叹之意,“皓皓高陵与修谷”是比喻。 【答案】 昨天我乘着小船在西湖畅游,只见一抹青绿之色的山峰从湖面划过。今天登上高楼远望西湖,只见一夜之间群山变成了白玉。像玉龙百万匹战士一样战斗
【注释】 六条桥:即六一桥,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 载酒:携带美酒。 意也消:指心情舒畅。 十里孤山:指钱塘江边有名的风景胜地孤山,因山势蜿蜒,长约十里而得名。 随兴到:随心所欲,兴致所至,随意而作。 好句:好的诗句。瓢:古代舀水的器具,这里比喻诗笔。 【赏析】 《西湖梅花》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图。 首句“东风送过六条桥”,写春风拂过孤山脚下的六一桥
【注释】 西湖:指西湖美景。龙门晓印:指诗人游历西湖的行踪,如同在龙门上留下印记一样。宿雨:隔夜的雨水。新晴:天放晴了。翠黛:形容山峰青翠欲滴的颜色,黛:古代女子用青黑色的颜料画在眉毛上的图案。自笑:自我嘲笑。登绝顶:登上山顶。众山低拜:众山都向自己低头致敬。为峰:成为一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西湖时的感受和体验。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游历西湖的情景,第三句是说,我自嘲地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