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蘓堤春晓 翰苑仙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 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注释】: - 蘓堤春晓(zhōu dì chūn xiǎo):指西湖的苏堤春晓。 - 翰苑仙人: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翰林院任上时曾作了许多著名的讽喻诗。 - 长留:永远留存。 - 湖山:指杭州的山水。 - 一钩残月:月亮已经快要落到湖面上,只剩下一点半弯的样子。 - 莺呼梦:黄莺在梦中啼叫。 - 诗在烟光柳色间
西湖十咏·平湖秋月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注释: 1. 烟光山色淡溟蒙:形容西湖的景色朦胧、迷离,如同烟雾和山色交织在一起。 2. 千尺浮图兀倚空:指西湖上的雷峰塔高耸入云,独自矗立在天空中。 3. 湖上画船归欲尽:指湖面上的游船即将驶向岸边,象征着一天的游玩即将结束。 4. 孤峰犹带夕阳红:指夕阳的余晖仍然照在孤独的山峰上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时在杭州。诗人面对西湖美景,胸襟开阔,意气飞扬,写下了这首咏物言志的七言绝句。全诗意境清幽,笔触灵动,富有哲理性,耐人品味。 “深秋幽兴在平湖”,写自己因深秋之景而兴起的幽思。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为下面写景抒情做铺垫。“深秋”二字既指季节,又寓含着时光的流逝;“幽兴”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是诗人在静观中体味到的一种境界
【注释】西湖答:此诗作者自注“和苏东坡韵”。浓妆:指女子的浓艳妆容。淡抹:指女子的自然朴素妆容。蛾眉:代指美女。内翰:宋代翰林学士院学士的尊号,这里借指诗人自己。宰嚭: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以善于治国著称,后为吴王阖闾所重,辅助他成就霸业。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曾助勾践灭吴,后来被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宫妃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全诗以西湖美景为题,赞颂了两位美人——一位是浓妆艳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石上的水声潺潺,泉水在石头上流淌的声音显得格外清凉,山的颜色也是阴沉的。我来到这里,原本不是为了寻找花朵。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我希望把这一滴水分成几份,用它来洗去我的一生的污垢和尘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我在一座虚洞旁走过,经过一座弯曲的桥,水流湍急,月光洒在上面
西湖荷花有感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迥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西湖 西湖胜概甲东南,满眼繁华今几年。 钟鼓相闻南北寺,笙歌不断往来船。 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 士女只知游赏乐,谁能轸念及三边。 译文: 西湖的美景无与伦比,现在却只剩下了满眼的繁华景象。 南北寺庙中钟鼓齐鸣,笙歌声声不绝于耳。 春天里,山水环绕着花柳和风;夏天,楼台倒映在碧水之中。 士女们只知道游玩欣赏,谁能想到国家的边疆还有那么多问题呢
【注释】: 1. 重湖汇城曲,佳菊被水涯。重湖:指西湖。汇城曲:指西湖的曲折蜿蜒。被:覆盖。 2. 高寒逼素秋,无人自芳菲。高寒:形容菊花的高洁。素秋:秋天的颜色,白色。 3. 鲜飙散幽馥,晴露堕馀滋。鲜飙:清新的风吹动。幽馥:深香。 4. 蹊荒绿苔合,采采叹后时。蹊:小路上。 5. 古瓶贮清泚,芳樽湔尘霏。古瓶:古代的瓶子。清泚:清水。 6. 远怀渊明贤,独往谁与期?远:思念。渊明:指陶渊明
诗句解释与译文 诗句1 注释: 林飙,风声。振危柯,摇动树枝。野露,野外的露水。委荒蔓,散落在枯萎的草丛中。 译文: 风吹动树枝,露水落在枯萎的草丛上。 诗句2 注释: 孤芳,单独开放或独自美丽。妍,美好。聊自献,略表心意。 译文: 只有一朵芙蓉独自开放,虽然美丽但也略显孤单,只是略表心意而已。 诗句3 注释: 明妆,明亮的妆容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诗中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镜子,形容其清澈见底,景色优美。同时,诗人还描述了湖光与天色交融的景象,以及堤径截烟而来的景象,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神秘。 诗句注释: - 环武林:环绕着武林城。 - 澄澄大圆镜:清澈明净的湖水像一面大镜子。 - 仰看湖上寺,即是镜中影:从高处俯瞰湖泊上的寺庙,仿佛是镜子中的倒影。 - 湖光与天色,一碧千万顷:湖面反射出的天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