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注释】 喜晴:喜欢晴天。 厌厌:愁闷的样子。 急须:急切需要。 走马:骑马疾行。 杨柳淡黄如曲尘:柳树枝条的淡黄色好像被马蹄扬起的尘土。 【赏析】 《喜晴》,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光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罢官后闲居杭州时期。 “久雨厌厌愁杀人”,是说长日绵绵的春雨使人烦闷,愁闷得要了人的命。这四句从时间、天气和心理三个方面写对雨中西湖景色的感受。 “晚晴犹得见青春”,意思是说,到了傍晚,雨过天晴
注释:江南的翠竹长势茂盛,形成一片树林。谁折断这寒冷的枝丫寄给欣赏者呢?我要告诉双清堂上的客人,他们看到后会知道这是你的心情。 赏析:诗人以竹喻人,赞美石民瞻高洁的品质。诗中用“江南”和“双清”点明地点,用“寒枝”和“此君心”点出题意,用“说与”引出下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注释】 春寒:春天的寒冷。恻恻(chì):冷而凄切貌。掩重门:掩上门扉。金鸭:铜制的香炉,形如鸭。残:指香尽。尚温:仍很温暖。燕子:指春来春去的候鸟。又落:又凋谢。庭风:庭院的风。一庭:全诗以“一”和“庭”字为韵。风雨:指阴雨天气。黄昏:傍晚。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在冬末春初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色图:春寒袭人,门已关闭,香炉里的残香犹存,室内灯火未息;燕子归来,花木却已零落
【解析】 题龚圣予山水画二首其二 当年我亦画云山,云白山青只尺间。 今日看山还自笑,白头输与楚龚闲。 [注释]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诗人贬谪黄州期间,是一首题画诗。 当年:指作者青年时代,也就是公元1045—1050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庆历五年)。当时作者任太学博士,曾以《五老图》献于仁宗皇帝。《五老图》,相传为唐张璪所作,后为宋代赵伯驹所画。 圣子:指名画家龚胜,字圣子,河南郑州人
题秋胡戏妻图 相逢桑下说黄金,料得秋胡用计深。 不是别来浑未识,黄金聊试别来心。 注释与译文 《题秋胡戏妻图》是元代诗人赵孟頫的作品,描述了秋胡在桑树下谈论黄金的情节。这首诗通过描绘秋胡与妻子的对话,展现了他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诗中的“不是别来浑未识,黄金聊试别来心”表达了秋胡虽然已经回来了,但对妻子的感情并未改变,只是暂时试探她是否仍爱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胡与妻子之间的对话进行描绘
【注释】 日暮:太阳落山。莫:晚,傍晚。鸡声:鸡鸣声。孤负:辜负,白白错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暮归的诗。首句写黄昏时分街上升起白烟,表现了诗人归来时天色已晚、暮色沉沉的景象;次句写归家途中,疲惫不堪的马儿无法承受缰绳的束缚,表现了诗人归途艰难、身心俱疲的情景;三句写天明后,又听见鸡啼声,诗人却不得不早起去追逐鸡声,以换取俸禄收入,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题舜举折枝桃】 醉里春归寻不得,眼明忽见折枝花。 向来飞盖西园夜,万烛高烧照烂霞。 注释 题舜举折枝桃:诗中以“题”指代诗人的《题舜举折枝桃》,这是一首咏物诗。 醉里春归寻不得,眼明忽见折枝花。 醉中醒来时春已逝去,忽然间看到一枝折了的花。 向来飞盖西园夜,万烛高烧照烂霞。 从前在花园中乘着华丽的马车赏夜景,万盏灯火把满天的彩霞照耀得灿烂夺目。 赏析 此诗是写春天夜晚景色和宴会的欢乐
【解析】 此诗首句写严陵钓台的山水之美,二句写严陵钓台的人文之胜,三句写严陵钓台的险要之地,四句写严陵钓台的超脱尘世。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融情于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答案】 译文:桐江水色映青山,安稳行人挂布帆。回首风沙鞍马里,不知此地是尘凡。 赏析: “桐江水色映青山”,描绘出一幅山青水秀的画面,表现了严陵钓台的美景,为后文写严陵钓台的人文之胜作了铺垫;“安稳行人挂布帆”
注释:林梢春动,紫烟升腾,马儿在东风中前行十日程。 若到了济南的行乐处,城西的泉水上最让人牵挂。 赏析:诗中的“紫烟”、“泉上”等词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景和济南的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题苍林叠岫图 其二 溪上先人之敝庐,南山秀色照庭除。 何时共买扁舟去,看钓寒波缩项鱼。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注释: 1. 溪上先人的破旧屋庐 - 溪上的祖先遗留下来的破旧房屋。 2. 南山的秀美景色 - 指的是位于山南边的美景。 3. 照在庭院里 - 形容南山的美景照射到屋内。 - 译文: 溪上的祖先留下的破旧房舍,美丽的南山景色映照到了庭院之中。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购买一条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