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注释】 泽国:泛指水乡。西风:秋风。动秋声:摇落之声,即落叶声。摇落:凋零。物色:景物,景色。无心得老成:无心欣赏秋景而感到年华老去。下坂:走下山坡。亲人鱼鸟:亲人鱼鸟是《楚辞·招隐士》中屈原自比为鱼鸟之词。幽情:深藏的情思。向来:过去。消:消失。浪:虚词,无实义。惊:感叹词。 【译文】 水乡泽国在秋风中一夜生凉意,故园中的乔木发出秋天的声音。 满目山河让人感到悲凄,景色美好却无心欣赏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送别的缘由,下片写送别时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感情。全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孟君之间深厚的友谊。 “君侯弱冠已专城,未许甘终浪得名”,意思是:你(孟君)年轻就做了州府长官,我(作者)不愿白白地虚度一生,不应当满足现状而虚有其名。“君侯”指孟君,古代称州郡长官为“君侯”;“弱冠”是指二十岁;“甘终”意为愿意终老,“浪得名”意为虚度年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考查题,既考查诗歌的内容,又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内容、观点、写法、语言特色等,然后依据题目所给信息逐一作答。 “钦颂世祖皇帝圣德诗”的意思是:敬仰歌颂世祖皇帝的圣德。 ①“东海西山壮帝居”,此句意为:东海、西岳(山)雄伟壮丽象征着皇帝的地位。 ②“南船北马聚皇都”,“南船北马”形容京城车船之多。 ③“一时人物从天降”
王氏节妇 夫妇人伦之大者,夫死宁容有二天。 矧是簪缨闲姆训,故应诗礼得家传。 何须断耳徒惊俗,只是持身已自贤。 年少寡居今白发,为君重赋柏舟篇。 注释: 1. 夫妇人伦之大者:在夫妇关系中,丈夫是家庭的核心和支柱,妻子则是家庭的辅助和照顾者,因此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 2. 夫死宁容有二天:如果丈夫去世了,那么妻子就失去了依靠和支撑,生活会变得非常艰难。因此,妻子应该坚守贞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相关注释、白话译文以及作品赏析: 1. 雨花台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 - 词语释义: 雨花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和历史纪念地,因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而闻名。此处指代南京的某个地点。晴空万里: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云彩,常用来比喻心情愉悦,视野开阔。风烟:指风吹过的景象,通常用于表达一种朦胧、飘渺的感觉。 - 诗句解析: 诗人站在雨花台上远眺
送吴思可总管汀州 七闽南去路崎岖,五马承恩出帝都。 地气喜闻今有雪,民生宁似昔无襦。 山城酒美倾鹦鹉,雨馆春深听鹧鸪。 他日相思应怅恨,离筵不忍赋骊驹。 注释: - 七闽南去路崎岖:指福建(七闽)向南的道路崎岖不平。 - 五马承恩出帝都:指皇帝派遣官员到外地任职。五马,古代官员乘坐的马车由两匹马驾车,这里用来代指朝廷。 - 地气喜闻今有雪:指听到今天下雪的消息感到高兴。 - 民生宁似昔无襦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将军好武更敦书,执戟多年卫帝居。” - 解释:这里的“将军”指的是刘天锡,一个文武全才的将领。他不仅擅长武艺,还酷爱读书,善于用兵策略。"执戟"通常指持戟侍卫在皇帝左右,此处用以形容其长期担任护卫的职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卫帝居"则表明他长期以来一直守护着皇帝。 - 关键词注释:执戟 - 手持武器侍奉在帝王左右。卫帝居 - 保卫帝王的安全。 次句:“扈跸惯骑天育马
【注释】 送阎子静廉访浙西:送阎子静赴浙西任廉访。阎子静,字公度,唐宪宗时名臣之子,以文章知名。 翰林禁近逼青冥:翰林学士接近皇帝,受到信任。 宪节乘骢出帝城:御史官出行,车驾跟随。骢,即骢马,汉代名马。 海内文章归浑厚:全国的文章都归于淳朴厚重。 浙西民物望澄清:浙江西岸的百姓和地方官吏希望朝廷清明,政事顺畅。 姑苏落日荷花净,震泽秋风橘柚明:姑苏(今苏州)夕阳下荷花盛开
次韵左辖相公 昔日里巷我自浮沉,郎省哪知已到如今。 老去冯唐堪底用,愁来庄舄向谁吟。 上林柳色春犹浅,西塞桃花水正深。 知己如公居鼎鼐,不应长此泣南音。 译文: 昔年里巷我自浮沉,郎省哪知已到如今。 老去冯唐堪底用,愁来庄舄向谁吟。 上林柳色春犹浅,西塞桃花水正深。 知己如公居鼎鼐,不应长此泣南音。 注释: 1. 昔年里巷我自浮沉:昔日里巷(指乡里),我自浮沉(指我一生经历的起起落落)
诗句释义:整天沉迷在处理各种文书和文件中,何时能再次拥有空闲时间去赋闲隐居。 译文:整天沉迷在处理各种文书和文件中,何时能再次拥有空闲时间去赋闲隐居?已经没有梦想能够悬挂金印,哪有文章能够传到石渠的。 注释: - 尽日:整天 - 沉迷簿领书:整天沉浸在处理各种文书和文件中 - 赋閒居:拥有空闲的时间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 已无梦想悬金印:已经没有梦想能够获得金印的荣耀和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