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闻捣衣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騕袅,琵琶曾泣汉婵娟。 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 注释: 1. 露下碧梧秋满天:露水落下的时候,碧绿的梧桐树上秋天的叶子布满了天空,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 2. 砧声不断思绵绵:砧声是古代妇女制作衣物时敲打的工具,声音悠扬而持久,象征着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3. 北来风俗犹存古
【注释】 1. 登飞英塔:登上了飞英塔。 2. 梯飙(biāo):旋风,指风势猛烈的旋风。 3. 鸟背过:像鸟儿飞过一样,形容云彩移动迅速。 4. 万里湖山秋色净:意思是说湖光山色在秋天变得格外明亮,景色十分洁净。 5. 鱼龙衮衮(gǔn gǔn)危舟楫:意思是说水中有游动的鱼儿和游弋的龙,船行驶时很危险,好像随时会翻沉。 6. 鸿雁冥冥避网罗:意思是说大雁在高空中飞行,避开猎人所设的网兜。 7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项内容来分析诗意和写法。解答时可逐句分析: “楼下南来水,清泠百尺深”,楼名鱼乐楼,下临大江,江水清澈,水深百尺。这一句中“鱼乐楼”三字是诗眼,点出诗的题旨;“南来水”点出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即山水田园风光)。 “菰蒲终夜响,杨柳半溪阴”,菰、蒲、杨都是水边植物
【注释】 载酒:携带美酒。无人到:没有人来。 泥深妨步屧:泥泞很深,妨碍着走路。屧(tuǒ),鞋底。 文园: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曾因汉武帝的宠幸,封为文园令。此处借指表兄。 北海尊:北海王刘禹,汉昭帝时封为淮南王。此处借指表兄。 就饮:饮酒作乐。 抚桐孙:用琴声伴奏。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表兄的思念和对饮酒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诗歌中通过对山园景色和雨夜村景的描写
【译文】: 秋风阵阵吹来,心情也随之激荡;秋夜漫漫无际,愁绪也愈发浓重。 系书的阳鸟飞远了,蟋蟀在角落里忙碌不停。 世上已经没有了刘表,家中只有孟光一人。 旧衣尚未补上,打开箱子就闻到幽香。 【注释】: 兴逐秋风发:兴随着秋风而兴起。 秋兴二首:秋天的感慨或情致。 次韵:依韵作诗的体裁。 阳鸟:即阳鸟子,一种鸟类,传说中常系书于其身上,故名。 促织:古代的一种昆虫,鸣声急促。 世已无刘表
次韵冯伯田秋兴二首 风紧草木变,露寒沙水清。 萧兰嗟共悴,鶗鴂忍先鸣。 黄阁非吾事,青山不世情。 浩歌聊感激,裘马任肥轻。 注释: 1. 风紧草木变:风势猛烈,导致草木变化,比喻时局动荡不安。 2. 露寒沙水清:露水寒冷,沙子在水面上清晰可见,形容秋天的景色清新而冷峻。 3. 萧兰嗟共悴:萧、兰两种植物因风大而憔悴,比喻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艰难困苦。 4. 鶗鴂忍先鸣:鶗鴂是一种鸟类
【译文】 听说龙兴寺多年未开,今日终于来访了。风拂松林发出沙沙声,雨后青苔覆盖石阶。殿堂古旧灯光定格,房中磬声悠扬微起。秋风袭来心生归意,一锡飞向空山远去。 【注释】 大都遇平江/龙兴寺僧闲上座/话唐綦母潜宿/龙兴寺诗因次其韵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 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殿/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 秋风/动归兴,一锡/向空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拜访平江龙兴寺时所作。龙兴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坐幽忧疾,非君谁与娱。 我因为忧郁生病,没有您谁能陪我解闷? 注释:幽忧疾 - 忧郁的疾病;非君- 除了你之外;谁与娱 - 谁还能陪我解闷呢? 2. 清谈忘日夜,高论到唐虞。 清谈可以忘记昼夜的更替,谈论的内容达到唐朝和虞朝。 注释:清谈 - 轻松愉快的谈话;忘日夜 - 忘记了时间;高论 - 高深的议论;到唐虞 - 到达唐朝和虞朝。 3. 天地无青眼,江湖有白须。
【注释】: 1. 万里云南路,青山落照边:指作者送翟伯玉到云南省都事的途中。云南路即今滇缅公路,途经云南、缅甸等地。青山,指沿途的山景。落照,夕阳西下。 2. 省郎新紫绶,幕府旧红莲:指翟伯玉担任的省中要职和曾经任职过的幕府。省郎,指在省级行政机构任职的官员;紫绶,古代高级官员所戴的紫色官服,象征高官厚禄。红莲,指曾经在幕府工作过的人。 3. 见面嗟吾晚,观文觉子贤:指翟伯玉与作者相见感到遗憾
注释: 1. 摵摵众叶响:雨打树叶的声音。 2. 滋滋生意新:雨滋润着万物,给它们带来生机和活力。 3. 知谁实挥洒:是谁在尽情地挥洒着雨水? 4. 解使尽圆匀:为什么能使雨水如此圆滑均匀? 5. 蛛网悬珠络:蛛网像珍珠一样挂在蜘蛛网上。 6. 荷盘泻汞银:荷花像盘子一样展开,雨水像银子一样流淌。 7. 喜凉生枕簟:喜欢清凉的感觉。 8. 愁润逼衣巾:却让衣服沾湿了,感到有些烦恼。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