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青松上参天,下有幽涧泉。 高人居其闲,万虑不至前。 读书得妙趣,视世等浮烟。 胡为舍此去,杖策走日边。 要当陈忠益,民瘼会有痊。 却归弄泉石,静听松风眠。 注释: 1. 青松上参天,下有幽涧泉。 - 注释:形容山间的松树直冲云霄,而山下则流淌着清幽的泉水。 - 赏析:描绘了一幅山水相映、高洁脱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2. 高人居其闲,万虑不至前。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这道题是全诗的综合考核,涉及内容、情感、艺术手法,解答时既要联系诗句进行分析,又要联系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1. 仙人紫霞衣,危坐古松间。玉色映流水,不动如丘山。 译文:穿着紫色仙衣,坐在古松中间,水色映衬着衣服,像山一样稳固不动。 注释:紫霞衣:指道士所穿的紫红色道袍。危坐:端坐在那里。玉色
【注释】: 1.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 其二 2.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 3.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 4.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 5.石门开洞府,木龙走岩扃。 6.清飙一时至,四座浮幽馨。 7.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 8.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 9.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菁。 10.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 11.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
【赏析】 兴中府某氏见山楼,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兴中府有一座高楼,高高地耸立在东北方,它远远地伸展出去几十尺高。早晨的霞光映照着窗户,云彩飘来,像铺了一层凡席。莽苍的群山在一望之间,巍峨峻拔的山峰上一片青绿。青山何处没有?所见之处,大多都十分迫促。伟哉医无闾,周礼载简册。我虽然身体没到过那里,但心里却可以想象。可惜路途遥远,地势偏僻。赞美那座楼子的住者,他们不受世俗的干扰役使
露坐夜将半,澹然而无所为。 草根虫鸣歇,松梢萤度迟。 城市多尘杂,令人心不怡。 兹丘亦可老,巳与白云期。 注释: 1. 露坐:在月光下静坐。 2. 夜将半:指时间已到半夜。 3. 澹然:淡然,无欲无求的样子。 4. 草根:草根,即草本植物的根。 5. 虫鸣歇:虫子停止了叫声。 6. 松梢:指松树上的枝叶。 7. 萤度迟:萤火虫飞行缓慢,因此说“度”字。 8. 城市多尘杂:城市中充满了灰尘和杂物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病中:生病的时候。寒气:冷气,这里指天气寒冷。林花:花木丛生的树木上的花朵。艳:美丽、艳丽。弊裘:破旧的衣服。衰疾:衰老的疾病或身体不适。凄其:凄凉的样子。霁牖(yǔyǒu)阳光披:雨过天晴,打开窗户时阳光照在身上。微风:轻柔的风。草际动:草地上风吹草动,草木摇动。落英:落花。池面:池塘水面。幽禽:幽静的鸟儿。圆吭:鸟鸣声圆润而响亮。游鱼
【注释】 ①晨坐:早晨坐着。 ②有僧来叩扉:有僧人敲着门进来。 ③松花落金粉:松花落在金色的粉末上,这里指用松花粉点染春衣。 ④折松当麈尾:把松树枝折断做成拂尘。 ⑤汤休:即汤惠休,晋人,曾为桓温参军。后出家为僧,得号汤山公。 ⑥政索:只求。 ⑦解人:能了解诗中深意的人。 ⑧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上人的一首酬答诗。全诗语言平易浅近,但意境幽邃,寄情高远。前四句写与上人相会的情景
注释: - 纂纂(zhuàn zhuàn):形容枣树果实繁多的样子。 - 嘒(xù)嘒(xù):形容蝉叫声稀疏而悠长。 - 炎暑尚尔炽(zhì):夏天的炎热依然十分炽烈。 - 西风犹未秋(qiū):指秋天还没有到,天气还很热。 - 怜子触热行(shēn xíng):怜悯你因炎热而行走困难。 - 道里脩(xiū):道路遥远且艰险。 - 栈阁(zhàn gé):古代建筑在山壁间的高悬楼阁。 - 锦城
夏至 夏至午之半,一阴已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雕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注释: - 夏至: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夏至是其中之一,通常发生在6月21日至22日之间。 - 午之半:指的是夏季正午的时分,即中午时分。 - 一阴已复生:阴气开始逐渐回升,天气转暖。 - 坚冰亦驯至:坚硬的冰块也开始融化,天气转暖。 - 顾岂一朝成:难道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主要集中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荒庭芜弗治”的意思是:庭院荒芜,杂草丛生,不去管它。“翳翳草与筠”的意思是:青翠的竹丛里,野草也长得郁郁葱葱。“池鱼出娱客”的意思是:池塘中的鱼儿也来为客人取乐。“林鸟来依人”的意思是:树林里的鸟儿也飞来栖息。“闲居意自足”的意思是:闲居无事,心情满足。“何者为戚欣”的意思是:为什么还要感到忧虑和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