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译文】 松林中的风声太古了,想描绘出来却无法形容。 抬头仰望松林翠绿的树梢,低头倾听着潮水的声响。 岂止是尘世的烦恼都洗净了,我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平生独来独往的心意,老迈了自然被天地放逐。 在树林竹影中,山鸟时而鸣唱。 俗气虽然已经远离,但不要起清净障碍。 【注释】 云林山中:指隐逸山林。 其一:这是第一首诗,以下三首依次编号。 松风太古声:松林中的风声太古老了。 欲写不可状
【注释】 (1)夏日即事:指夏天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六兄:《诗经》中“六义”之一,指诗歌的六种内容。此指兄长。 (2)下帘却畏日:把帘子放下来却害怕太阳照进来。 (3)开轩纳清风:打开窗户,让凉爽的风进来。 (4)虽无政事关:即使没有公事相扰。 (5)亦见好恶公:也能看出是喜欢还是厌恶公正的事。 (6)白璧:比喻清白、纯洁的心灵。 (7)聊与世容容:姑且与世俗同化,安于现状。 (8)有兄远方来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美人隔秋水 - 注释: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联系。“秋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或者是清澈的湖水。 - 译文:我思念的人就像隔着秋水一样遥远。 2. 只尺若千里 - 注释:这里的“只尺”可能是一个比喻,意指距离虽短却感觉仿佛遥远无比。 - 译文:即使只有一步之遥,感觉就像相隔千里。 3. 可望不可言 - 注释
注释:春情浩无端,野兴欣有瞩。 山光艳桃李,涧影写松竹。 古来岩穴士,白驹在空谷。 幽鸟何处来,啼破林烟绿。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游的诗。首句“春情浩无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次句“野兴欣有瞩”,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让人心生向往之情。三、四两句“山光艳桃李,涧影写松竹”,通过描写桃花和竹子的美丽,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五、六句“古来岩穴士,白驹在空谷”,以古之人比喻自己
注释: 1. 性真且率:本性纯真,性情直率。 2. 不知恒怒嗔:不知道如何应对愤怒和生气。 3. 俯仰欲从俗:低头仰望,想顺应世俗。 4. 夏畦同苦辛:在炎热的夏天,一起忍受辛劳。 5. 以此甘弃置:因此心甘情愿地被抛弃。 6. 筑屋龟溪滨:在乌龟溪边建房。 7. 西与长松友:西边与高大的松树为伴。 8. 东将修竹邻:东边是茂密的竹子作为邻居。 9. 桃李粗罗列:桃花和李花随便地排列着。 10.
【注释】 云林山中 其二:即《云林寺》。云林山,在今江苏无锡西南。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相传此节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古传:指古代传说。值:恰逢。燕坐:安闲自在地坐着。岩间:山中的岩石之间。青蕊:嫩绿的花蒂和花苞。九英:一种药草名,这里指九层塔。服之可以辟邪、防风、止痛等。饮水可长年:饮用山泉之水可以延年益寿。霜稻熟:指秋天的晚稻已经成熟。刈:割。山下田:指山脚下的农田。 【赏析】
【诗句释义】 题先天观:为先天观而作的诗。先天观是道教宫观,位于长安城西的终南山下。 对此山水咏:面对这些山水进行诗歌创作。咏,指吟诵、歌唱。 使人尘虑销:使人们心中的烦恼得以消散。 况兹构真馆,燕坐远烦嚣:更何况这里修建了真正的道观,可以远离纷乱的世界。 青林荫户牖,素云冠山椒:青翠的树木遮着窗户,洁白的云彩点缀在山头。 松风和涧泉,杂佩响琼瑶:松涛声与涧水声相互和谐,佩带发出的铃声清脆悦耳。
【解析】 题括苍山成德隐玄洞天,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二句点出“洞天”,三、四句写神仙也和凡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五、六句写仙人对世俗的厌恶,七至九句写仙界的景象,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洞天在何方;第二层写仙人亦与凡尘俗世之人一样,会因尘世间的喜怒哀乐而产生变化;第三层写仙界景象,第四层表达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答案】 题括苍山成德隐玄洞天。
【诗句释义】 周南:地名,在今陕西省南部。翁悠然阁:指隐居于此的高人所住的楼阁。悠然: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相:互相。莫逆:指彼此关系密切,心意相通。心自乐:心中自然快乐。凌虚步丹梯:意即在高高的阁楼上步行如履云端一般。揽秀:意思是欣赏周围的美景。有高阁:指楼阁本身高大宏伟。应同九皋鹤,翱翔在寥廓:意即应像仙鹤一样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译文】 青山与高人,一见如有约。 悠然相莫逆,无语心自乐
【诗句释义】 幽独二首 其二: 独自坐,心中不平静,披上草衣去寻找小路。 夕阳挂在高高的树林中,篱笆的影子映在林中。 我依依不舍地思念着远方的人,晚霞映照出美好的德行。 凉风中传来秋蝉的鸣声和清磬的声音,候鸟的叫声也响起来了。 大与小都有它们自己的归宿,雄鸟和雌鸟相互应和。 我沉吟又迟疑,忽然感到西山已经昏暗了。 【译文】 独自坐着心难平,披草寻路走微径。 夕阳斜挂林梢头,篱笆影儿满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