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酬孙发 锦价转高花更巧,能将旧手弄新梭。 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注释】 锦价:即织成锦缎的价格。 转高:越来越高。 巧:精巧。 旧手:指织布的旧手艺。 弄: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使用、运用。 新梭:新织布的工具。 字:这里泛指文字或文章。 褒贬:赞扬和批评。 犹太:很多。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织工诗。诗人首先称赞织工的技艺高超,织出的锦缎价格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精巧。接着
《除夜》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注释: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指时钟。斯须:一刹那。达晨:到黎明。 四时:四季。吹转:吹动。任风轮:任由风轮转动。 寒灯:点着了蜡烛的灯。短烬:烧得很短的蜡烛。方烧腊:正在烧腊肉。 画角:古代军用乐器。残声:余音。已报春:已经报晓。 经岁客
注释 1. 四极 - 指的是地球上的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 2. 二仪 - 指天地,泛指宇宙。 3. 晦明前后 - 描述的是日出日落前后的时间。 4. 西方尚在 - 表示西方的位置还在地平线之下。 5. 寅卯时 - 古代中国时间,寅卯代表早晨到中午。 6. 大海浪中 - 描述海上的情况。 7. 扶桑树底 - 扶桑(一棵树名),这里可能指日本国。 8. 满帆若有归风便 -
注释: 1.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思桐庐,怀念桐庐;便送,就地相送。鉴上人,和尚名。 2. 莫道东南路不赊:不要说东南道路遥远。莫道,不要说;赊,长远、遥远。 3. 思归一步是天涯:思念家乡一步就到了极远的地方。思归,思念家乡;一步,一千里;天涯,极远的边陲之地。 4. 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在树林深处半夜时看到双月亮,在洲上春天深深时看到满山遍野的花。 5. 绿树绕村含细雨
注释: 1. 与徐温话别:和徐温告别。 2. 去去何时却见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您呢? 3. 悠悠烟水似天津:烟波浩渺的水面,就像天津一样。 4. 明年今夜有明月:明年的这个夜晚,月亮会特别明亮。 5. 不是今年看月人:今年的我看月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烟水比作天津,生动地写出了离别时的情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该古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详解: 1.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路入仙溪气象清”描述了诗人步入仙境般的清新氛围。这里的“仙溪”可能指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给人以宁静、纯净之感。"垂鞭树石罅中行"则表现了诗人在小溪边的自然景象中行驶,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2.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雾昏不见西陵岸”描绘了一幅清晨迷雾缭绕的景象
上越州的杨严中丞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 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 晴寻凤沼云中树,思绕稽山枕上窗。 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注释: 1. 连枝棣萼(dì ǒu):比喻兄弟姊妹关系密切。世无双:世上没有比得上的。 2. 秉:持、掌。鸿钧: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帝之印,借指帝王权柄。 3. 折桂:传说中指考试及第。 4. 凤沼(fèng hǎo):即凤阁,唐时翰林院的别称。
诗句输出:月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 译文如下:月亮从东方露出它那圆圆的轮廓,夜晚还没到尽头,巢里的喜鹊就因为害怕而飞走了,月光洒满海面和天空,仿佛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关键词注释:桂轮秋半、巢鹊惊飞、海上风云、空中露气、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月》。诗中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
春日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春去春来似有期”,以拟人化手法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仿佛有一种自然的规律在起作用。这种写法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和珍贵。 第二句“日高添睡是归时”,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这里,诗人以添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
注释: 清早走进花丛就像走在步障上,恋花行步步迟慢。 含风欲绽中心朵朵花,似火燃烧外面枝枝叶。 野客须终日沉醉在醉乡里,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处处有,便是列仙身不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花朵比作人,赋予它们人的情态、动作和心理。首二句描绘了春日里百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仿佛置身于花丛中,步履艰难,恋花不已,似乎怕惊扰了这美好的春天的美景